收购|昔日央视标王太子奶股权流拍,三元股份“接盘”利弊难测

“饭前饭后太子奶,天天补充乳酸菌”,湖南乳企太子奶曾经凭借这句广告语火遍大江南北,但最近重回大众视线,却是因为股权流拍无人问津 。
7月9日,阿里资产平台信息显示,新华联(000620.SZ)所持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太子奶”)40%股权拍卖已流拍,拍卖过程中无人出价,起拍价为8756.755万元 。
第二次拍卖,才由实控人三元股份以七千万价格竞得 。加上之前持有的60%股权,三元股份在湖南太子奶的持股比例达到了100%,太子奶也成为了三元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
为何曾经的知名乳企,会沦落到“卖身”都差点没人要的地步,这些年太子奶的发展状况又是如何?
太子奶连年亏损 三元股份被吐槽是“接盘侠”
公开资料显示,太子奶成立于1996年,创始人是湖南人李途纯 。1997年太子奶以8888万元天价夺得央视黄金时段日用消费品标王,从此在全国打响了名气,销路广开 。从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的销售额从5000万元飙升至30亿元,市场占有率将近80%,打败乐百氏和娃哈哈,成为中国乳酸菌饮料行业的龙头 。
2007年为了谋求上市,太子奶向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三大投行借款7300万美元,之后又向花旗集团、新加坡星展银行等国际银行借了5亿元信用贷款,并签下了对赌协议 。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叠加三鹿奶粉事件让太子奶资金链断裂,仅仅两年后宣告破产重组 。2011年,太子奶被三元股份、新华联收购 。
不过,被三元收购的太子奶这些年发展并不顺利,数据显示,
太子奶在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8231万元,同比下降2.21%,亏损5120万元 。主要原因为市场品牌投入加大,使销售费用增加 。
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7879万元,较上年大幅下降56.78% 。亏损160万元 。
2018年营业收入9,561万元,较上年增长1,682万元,不过仍亏损846万元,同比增亏686万元 。
2019年营业收入5,156万元,较上年减少4,405万元,下降46.07% 。净利润为5,058万元,同比增加5,612万元,主要为当期政府补助增加 。
2020年营业收入2,723万元,同比下降47.19%;再次亏损3,726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减少所致 。
【收购|昔日央视标王太子奶股权流拍,三元股份“接盘”利弊难测】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仅仅为1,852万元,再次亏损6,140万元 。
一个几乎年年亏损的公司,股权流拍只能说是意料之中 。另外,三元股份也不是一开始就愿意接盘太子奶 。
据公告,早在太子奶第一次公开拍卖前,三元股份就宣布放弃优先购买权且不参与本次拍卖 。第二次拍卖三元股份才以70,054,040元的价格竞得,相当于首次起拍价的八折 。尽管如此,三元依然被不少投资者吐槽是“接盘侠” 。
收购|昔日央视标王太子奶股权流拍,三元股份“接盘”利弊难测
文章图片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三元股份吧
三元股份自身业绩承压,接盘太子奶利弊难测?
三元收购太子奶这笔买卖引来不小争议,一方面是因为太子奶近些年业绩低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三元本身的营业状况也不容乐观 。
根据半年报初步测算,三元股份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787万元到9987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同比减少了31.54%到39.77% 。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数据)相比,同比减少47.54%到53.84% 。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三元股份净利润大减三到五成 。
对于上半年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三元股份称是由于1月份合并首农畜牧,受豆粕、玉米、苜蓿等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因素影响,首农畜牧周期性成本上升,导致其上半年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此外,公司投资板块餐饮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业绩同比下滑严重 。
在业绩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三元接盘太子奶的原因,或许可从三元市场区域分布以及太子奶所在的乳酸菌饮料行业有关 。
根据三元股份2021年报可看出,三元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北京,营收为43.9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达57.6%;北京以外地区合计占比42.4% 。
而太子奶是老牌湖南乳企,深耕南方市场,收购太子奶或能改善三元在南方的弱势地位 。
另外,太子奶所在的乳酸菌饮料行业,近年来正成为伊利、蒙牛、君乐宝等龙头企业争相抢占的市场 。2020年8月,国内诞生了“乳酸菌饮料第一股”——均瑶健康 。三元全盘接盘太子奶,可借此走捷径切入到乳酸菌饮品赛道,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
不过考虑到目前太子奶以及三元股份本身的业绩压力和增长困境,此次的收购对两者来说,利弊几何还很难定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