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今天的我,难过至极。
作为一个职场妈妈,二胎妈妈。我纠结得睡不着觉。焦虑,抑郁感不停袭来。
我决定写下我的纠结与疼痛……
01

昨晚,2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坐上小叔子的车,跟随奶奶回乡下了。
小叔子的儿子和女儿也在车上,暑假快结束了,要回去读书了。
离正式开学还有一个星期,还有一个小朋友也跟他们一起坐车下乡,去体验生活。
小叔子是在东莞做装饰工程的,车子大,车上一共5个小孩,5个大人,热闹得很。
老公的老家在某一个小镇上,不算是太偏僻的乡村。交通方便,出门两分钟就有学校,再多走几步就可以逛集市。四周有稻田,也有树林,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偶尔也能感受到。
小叔子此次回去顺便做好老家新建的三层楼房的装修。他的车八点到达公寓楼下,儿子看到停在门口的车就两眼放光,几乎是自己欢脱着爬上车的。上了车看到哥哥姐姐开心得手舞足蹈。我女儿也是人来疯,激动得不行,晒得黑黝的脸蛋笑得像朵花。
两个小朋友没有一点要和爸爸妈妈分开的不悦,挥舞着小手跟我和老公说“拜拜”。
看似很洒脱的送行。车子离开后,我和老公都彼此不说话,估计他的喉咙和我的喉咙一样,被东西堵着,说不出话来。
女儿是在我们有了二胎,她到了读幼儿园的年龄回去的。儿子在我们身边带到两岁,现在也带回去了。
我和老公回到住处,空落落的房子每一处都留下他们欢笑打闹的点滴,一睁眼一闭眼都是一家四口幸福开心的画面。地上散落的玩具、墙上随意的涂鸦都在我心里重重锤击着。心,有一点隐隐作痛。
我不想这样,他们也不想这样,可是,又能怎么样?
02
此前一个星期,为了避免他们哭得撕心裂肺,我绞尽脑汁努力创设各种情境,带着谄媚和取悦的神情,以一种可怜巴巴的口吻跟女儿说:“莞儿,你过几天要跟哥哥姐姐一起回家看咱的新房子了,要好好看看你的房间要怎么设计,要告诉叔叔哦。叔叔会去买东西把房间设计得漂漂亮亮的。”
女儿直接扑过来,一把抱住我:“妈妈,我要跟你在一起。我不要去老家,我就要在这里。”
儿子还不懂,看到姐姐扑到我怀里也赶紧钻进来。紧紧抱着我的脖子:“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姐姐开始猛力地推弟弟:“你站开,你是男生,女生和女生一起玩的。”
弟弟开始大哭:“妈妈,抱一下,抱一下。”使劲搂着我不放手。
姐姐开始用武力镇压弟弟的撒娇,说时迟那时快,“啪”一记巴掌打在了弟弟的脸上。
我还没反应过来,这一切就这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了。
弟弟开始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经常给学生讲情绪管理的我知道此刻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对待。
谈何容易?置身现场和旁观者的心态是如此不同的。
看着儿子脸上一块绯红的巴掌印和姐姐一脸胜利者的霸气,我一把拉开女儿的手,声调提高了几分贝:“你刚刚为什么要打人?他是你弟弟,你说过你要爱护他、照顾他。他没做错事,你可以打他吗?”
“他不听话,明明是我先坐在你身上的,他要跟我抢,还挤开我。”姐姐理直气壮开始争辩。
“那是他也喜欢妈妈,你们一人坐一边就可以了。你和弟弟都是妈妈生的,妈妈都爱,你们俩要学会分享,不可以争抢,更不可以打斗,如果他做错事,妈妈来教育他,你动手就错了。”弟弟在那鬼哭狼嚎,我努力压住心中的火,开始跟姐姐说教。
就在我想用苦口婆心的道理打动姐姐时,弟弟突然拽住了姐姐的头发,用力一拉,马上又放手扑到我怀里。
这一下可了不得。“哇,哇,哇……”姐姐的哭功甚是了得,已经修炼了好几年,从我肚子里蹦出来那一刻就开始修炼她那尖厉的女高音。生下来连哭两个小时的女孩,这时候的哭声已经震耳欲聋,我怀疑整栋楼都能听见。
03
自从有了二胎,自从他们俩一起相处。争风吃醋、斗智斗勇成了每天必上演的大戏。
道理没人听、现场一片混乱,大的小的一起嚎哭。我的脑袋已经开始麻木,嗡嗡作响。我的心脏已经开始砰砰剧烈跳动,快跳到嗓子眼。我努力深呼吸,深呼吸,提醒自己:不可以发火,不可以骂人,也不可以打他们。
可是,现场由不得我控制。就在弟弟使坏止住哭声的几秒钟,姐姐又冲上来了。
在弟弟屁股上狠狠掐了一下。
看着2岁的儿子那张可怜兮兮的脸,和姐姐得意的眼神,我再也没忍住,在姐姐的手上狠狠打了一下。
弟弟性格比较讨巧,即使哭也不会哭很大声,就是抱着你嘤嘤流泪。
姐姐是个刚烈的直性子,哭起来地动山摇,火起来还要摔玩具。
姐姐很生气,将弟弟的玩具车狠狠摔在地上。我抱着儿子,没法动作,只能坐在沙发上安抚他刚被掐的疼痛:“不哭,不哭,姐姐不小心的。”
我用眼神和手势告诉姐姐,不可以扔东西,让她把玩具捡起来。谁知道,她不但不捡起来,还略带一丝自豪的挑衅,定定地看着我,然后扭身一个人躲进房间。
婆婆刚买完菜回来,放下菜就走了过来:“哎呀,又哭了。你在家的时候他们俩个怎么老是哭啊?”
我无言以对。我抱着委屈不已的儿子坐在沙发上,无暇顾及女儿在房间做什么样的事情。
04
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有人跟我说无力感比无奈感更可怕。我一直以为自己懂教育,知道如何在两个孩子之间调节斡旋,我不会偏心,我一定会公正对待和处理他们的每一次冲突。可是。每次到了战争突发现场,再多的理论都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儿子不愿意下来,我抱着儿子推开房间的门。女儿在房间一边哭,一边数落:“妈妈不公平,妈妈打我,不打弟弟。妈妈是个臭妈妈,坏妈妈。”
我蹲下来,努力抱住了她。说不出一句话来。我能说什么呢?妈妈爱你,但是妈妈刚刚不得已打了你?
在孩子的心里,她暂时还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让着弟弟,为什么妈妈要打我,为什么妈妈要抱弟弟。”
有几个晚上,我帮他们俩洗澡。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我好想回到小时候。”我问:“你现在不就是小时候吗?”“不是,我要像弟弟那么小,你就可以抱我,给我讲故事,哄我睡觉了吖”小丫头一脸憧憬的样子。
女儿性格我太懂了,乖巧的时候胜过天使,淘气像过小恶魔。即使发再大的火,哭过之后。她又会笑嘻嘻的走过来,抱着我。然后若无其事地说:“妈妈,我刚刚是有点不听话了,下次我不这样了。”马上就做她的事情去了。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我不知道她嘛小脑袋每天在想着什么。
儿女绕膝,是一种多么美丽的场景,多少人羡慕我有这样的生活。
是的,很多时候是美好的。当他们俩相安无事的时候。你会觉得生活美极了,你会希望时间就这样静止,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可是,这一刻随时会被打破。你必须时刻准备做调停工作,他们不懂大人的那么多道理。他们坚持自己的逻辑,你永远搞不懂他的逻辑。
四年前,从企业来到学校,以为自己可以全身心陪伴他们,也深信最好的爱是陪伴。
可是,正如婆婆所说,为什么我在家的时候他们多了那么多的哭闹?婆婆在家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就乖乖的,不会争风吃醋,也不要讲故事,更不要拉起来唱歌和跳舞。
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说实话,我不是一个母爱泛滥的人,为人母之前,我从未迫切希望有一个孩子,看到别人的孩子我不会欣喜若狂要去亲一口或者抱着玩一下。
怀孕前,姐姐的女儿在我家玩。那小姑娘也是生龙活虎,我看了头疼不已,还说:“哎呀,这孩子怎么这么吵啊,我真是受不了。赶紧带她回家吧。”
姐姐打趣道:“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烦死你那是每天的状态。”
我坚决表示:“不可能,要是我的孩子应该像我吧,我从小都是很乖的,不会这样调皮捣蛋。”
现在,事实在啪啪打我的脸了。
05
突然想起几年前,跟着同事去庙里玩,某个算命先生跟我说的话。
“你即使生十个孩子,十个孩子都是调皮的,他们比一般人家的孩子要能折腾一些。还特别好奇,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小心你家里的好东西,他们都能给你整一整。不过很是聪明,你需要有极大的耐心。你不适合在家带孩子,你应该去大城市的大企业,做个高管没问题。”这段话我当时就抄在纸上了,至今还留着。心想着:不可能吧,我这么温柔,一定会是一个慈祥的妈妈。这是算命先生忽悠我呢。
如今翻出来这段话,后面那句预言不得而知。关于孩子这段我不得不服。我们家的东西,没有一样是完好无损的。所有东西都经过他们的手,好几个我所谓的宝贝被他们毁坏。我的脾气和耐性在一点一点消磨掉。老公有时也被我的嗓门吓到,多次提醒我:“温柔,温柔些。耐心,耐心些。”
女儿精力旺盛,活泼开朗,表现欲望强烈,能唱会跳,爱讲故事,经常自己在家里搭台自编自导一台戏。属龙的性格里潜藏着霸气,一举一动都是那么有主见。
当初她在肚子里就闹腾,提前半个月出生,生出来才四斤七两。医生还问我要不要放保温箱,接生的女医生说:“哭声如此洪亮,身体保证棒棒的。”果然,月子里疯狂的吸收,体检时长到了正常娃的体重。就是每晚的夜哭让我和老公,还有婆婆都焦心不已。
女儿七个月之前我和婆婆一起全职带,我发现我完全不行。大宝的难搞已经超出了我的极限,我每天的精神都在崩溃之线徘徊。她好像看准了我好欺负似的,只要我在,她就各种耍赖、各种黏糊、各种不讲理不听话。
全职妈妈是一份太崇高的事业,我实在做不来,估计做下去我会疯掉。
七个月断奶后,我果断选择工作。但女儿每晚的夜哭继续,我们全家睡眠严重不足,婆婆带着也累,有时也会有情绪。就这么坚持着,为了女儿的事家里有时会鸡飞狗跳(鸡飞狗跳之事有空再写)。
女儿快两岁时,婆婆已是满头白发。而我的容颜因为耐心渐失和偶尔的抑郁情绪气色全无,老公则神经衰弱睡不着觉。
一直闹闹腾腾的也不是办法,我一狠心,提出建议,让婆婆带女儿回老家去读书。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放在身边读书?都快读书了,自己带着多好啊。”
我知道,我身边很多人都将孩子带在身边,过的很好很幸福。
而我,目前没做好,也没条件做到。
所以,我要说,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06
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晚上经常要加班。老公工作压力也大,女儿夜哭直到三岁上幼儿园才停止。婆婆对我和老公说:“你们工作这么忙,睡眠不足,我还是带回去吧,和他爷爷一起带着,你们的身体挺不住啊。”
我和老公最苍老的时候应该就是女儿一岁到两岁的那段时光,亲戚朋友都说我怎么老了那么多。自己不敢照镜子,那满脸的疲惫写满了育儿的沧桑。公公也一直说:“带回去吧,带回去吧,这样你们都会做不了事的。”
于是,女儿从三岁开始回去上幼儿园,有个差不多大的堂姐陪伴,她倒也是自在。
每逢假期,女儿就过来这边。我们开始长达两个月的朝夕相处,每次听到留守儿童、小候鸟的名词,我的内心也有点震动,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没能做到生下她就一直陪着她长大。
这个愧疚在二胎来临后更加明显。
二胎在女儿回去读书后,意外到来。
第一次检查时,医生一句话:“孩子的各项指数都非常好,非常好,建议你留下。和你老公商量一下。”
当时很怕,很怕二胎的来临,一个我都搞不定,还来第二个?
很怕这一个又像女儿那样哭闹难带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鸡飞狗跳。
医生开始苦口婆心教育:“你知道每天来这里多少人要生二胎吗?人家生不出来。有个女的躺在床上打了一百天针,才保住孩子。等你年纪大了,想要都不可能了。”
打电话给父母,给公婆。除了我,每一个人都支持生下来。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医生看出来性别了。医生坚持不肯做手术,说一定要留下,否则要后悔一辈子。
07
儿子降临后,我也不是一个好妈妈。
孕期照常忘我的工作,加班加点,大活动小活动都要参与一下。还好儿子争气,孕期没啥反应,一直工作到休产假的前一天。
生下儿子后,很多人劝我辞职吧,两个孩子自己带。
婆婆也说:“你现在的工资在广东请个全职保姆的话也划不来,还不放心,不如自己带。如果要我带,就送回来乡下带。”
我问了自己无数遍,失眠了多少个夜晚。我不能辞职,我不能回到那种抓狂,连自己都讨厌自己的生活。
我崇拜很多全职妈妈,她们真的伟大,她们精心照顾家庭和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说话温柔,体贴贤惠,在两个孩子间游刃有余,如沐春风。他们的孩子看起来总是那么乖乖的。
而我,感觉时刻在战场。
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很贪心,在享受妈妈这个称呼时,仍然放不下工作,仍然注重自己的精神成长,不愿放弃自己的事业。
我在努力平衡着,女儿的每一次表演都让老师发给我,每一次假期都全力陪伴,带着她唱歌,跳舞,画画,玩游戏……,我不想让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
08
我曾幻想:如果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我会怎么做?
我肯定会一心二用,看着书、对着电脑码着字、拿着手机听课程,然后把我的孩子晾在一边……
去年两个学期,儿子跟着我,我在单位请了三个家属阿姨,每天八小时帮我照顾。
对于我来说,累。对于老公来说,更累。老公的销售工作非常忙碌,经常要出差,为了儿子他也推掉了很多重要的事务,去年一年瘦了十斤。
今年,单位阿姨很难请到。大家都在忙着带二胎,我也问了几个保姆,她们的高薪酬和特殊的生活节奏都让我没办法接受。
思量再三,婆婆和公公坚持要带回去。公公说:“放你那里带,你工作不好,孩子也要哭很多,在家里什么都方便,我们也会用心带好,你们可以放心工作。”
我知道老家在镇上,交通方便,买菜方便,读书方便。这也是婆婆和公公坚持要在老家带的原因。
事实上是,放在这里的时候,我并没有带的更好。我们太过忙碌,往往造成了很多忽视。我们的生活习惯并不是很好的榜样。我们经常有心无力,工作和生活很难平衡。
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很自私。我希望自己一手握着奶瓶,一手拿着笔。我希望坐在室内,眼睛看着外面的世界。我想与这个世界一同奔跑,我怕一不小心我就追不上了。
我还擅长自我安慰:
小孩子小时候吃点苦,对长大了有好处,明白生活不只是甜的;
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一段时间,会感受父母的父母是很慈祥、博爱、坚忍的;
在乡下呆一段时间,能理解人不是生来就是在城市里的,都是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中走出去的,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与父母偶尔相分离,能知道世间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圆满的,而是悲欢离合、聚散有时;
不得已的分离是必要的,能知道生活是需要奋斗的,没有人可以坐享其成,任何收获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如父母在城市的打拼,而你们需要在老家的坚守。
我希望他们大一点能够了解爸妈的苦衷,短暂的别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我希望他们认为自己不是留守儿童,他们只是一年有几个月在家里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度过童年的快乐时光。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和蔼、慈祥,他们的爱照样滋润你成长。
后记:
8月16日,当女儿看着我登上领奖台领取奖杯时,我看到了她的自豪感。我跟她讲我童年的故事,讲我小时候也跟着奶奶两年的时光,我说很喜欢我的奶奶。我这次获奖就是来自童年的记忆和生活,我让她在老家用心记得自己的生活,记得奶奶的爱和小伙伴们的友情。我也答应她,明年,她读一年级了,一定接她过来读书。
当我用奖金买下她期待已久的玩具时,她说了一句话:“妈妈,长大了我也要像你一样,努力赚取奖金,买礼物给你。”我相信这种自豪感一定会激励着她前行。
【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