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2022年,共享单车自由也快没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深燃,作者 | 邹帅,编辑 | 唐亚华骑共享单车又变贵了 。
8月5日,美团单车宣布将于8月10日23时起,对畅骑卡的无折扣价进行涨价 。7天、30天、90天三档骑行卡无折扣价分别从10元、25元、60元调整为15元、35元、90元 。单次骑行价格未变,仍然是1.5元/半小时 。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市场份额最高的三家巨头美团单车、哈啰单车、滴滴青桔里,前两者都在今年进行调价,等美团单车涨价通知生效后,美团和哈啰的周卡、月卡、季卡无折扣价一致,青桔相对便宜,三种档位的价格分别为10元、25元和75元 。
总的来看,如果开通了上述畅骑卡,且每天都会使用单车的话,折算下来一天只要一两块钱,这对于刚需用户来说显然还是划算的 。对于使用单次服务的非刚需用户来说,单次服务的价格没有上调,按说也不会有太大反应 。
但是,在美团单车和哈啰单车宣布涨价的时候,用户显然不太满意,社交平台上不乏“我还是自己买一辆吧”“涨价就不骑了”的声音 。
如今的涨价,和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的逻辑有关 。2016年开始,各家烧钱补贴抢地盘,免费骑、发红包,五毛钱半小时的光景没持续多久,就迎来了行业大洗牌,ofo倒闭、摩拜卖身,很多人的押金至今还没退 。现在,共享单车已沦为“巨头游戏”,格局基本稳定,盈利压力之下,企业不得不思考怎样定价,在留住用户和兼顾成本之间找平衡 。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仍面临着不少问题,不止是在盈利上的焦虑,这也是为当年乱打乱战遗留下来的顽疾买单 。
涨价40%-50%,骑共享单车还划算吗?从美团单车此次涨价的幅度来看,7天卡涨价5元,30天卡涨价10元,90天卡涨价30元,涨幅在40%-50%之间 。再仔细算一笔账,这三种档位里,平均下来,每天骑车分别需要花2.14元、1.16元和1元 。
涨价的不止美团单车,其实是哈啰先动的手 。
今年1月,哈啰单车7天、30天、90天骑行卡的无折扣价分别上涨为15元、35元、90元,美团这次调价后,也与哈啰单车来到了同一价格段 。单次价格上,哈啰也和美团一样,都是1.5元/半小时 。不过,据《北京日报》8月7日报道,有多地网友称,哈啰单车的起步价已从每半小时1.5元提升至半小时2元,目前沈阳、长沙、佛山、绵阳、珠海等多个城市单次骑行涨价已生效 。
大浪淘沙之后,共享单车行业的“三巨头”里,只剩滴滴青桔还没做出新一轮的涨价决定 。目前,青桔单车畅骑卡无折扣价仍为7天10元、30天25元、90天75元,单次1.5元/半小时 。
现行价格中,美团、哈啰、青桔三家的单次及起步价都是1.5元/半小时,部分城市要高一些,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而且,选择单次骑行的消费者,大多是非刚需型用户,应急场景下才会随扫随走,因此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算高 。
对比三家的周卡、月卡和季卡来看,在美团单车这波调价之前,哈啰最贵,美团次之,青桔最便宜 。美团调价后,青桔价格仍然处于最低,三种档位的畅骑卡折合每天不超过2元,甚至月卡和季卡合算到每天只有8毛钱左右 。
文章图片
截至8月9日,美团、哈啰、青桔的计费规则 来源 / 各APP
2022年之前,共享单车的价格也在一路上涨 。2016年,那个战火刚刚燃起,摩拜和ofo还在市场里混战的年代,骑共享单车半小时只要5毛钱 。行业逐渐趋稳,企业开始思索盈利问题 。2019年,包括摩拜单车等在内的几家共享单车企业,都轮番做出过涨价调整,有品牌的起步价一度涨到了1元/15分钟 。当年,哈啰单车也经历了两次调价,从1元/半小时,涨至1.5元/半小时 。
总之,大众拥有共享单车的这些年以来,“羊毛”在逐渐消失 。涨价毕竟不是喜闻乐见的事情,从消费者端的反应来看,美团单车涨价,反对者的理由在于,大多数地段中,美团单车的投放量是最大的,而且停车相对方便,使用者比较多 。同时,比起哈啰和青桔,美团单车的舒适度一般,此前因为没那么贵,所以也就忍了,“再涨价,就和其他两个没太大差别了 。”
也有共享单车的刚需消费者表示,涨价40%-50%,由于基数不算大,合算到每天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我是上下班通勤肯定会骑,美团比较好停车,我就办了卡 。办卡之后也不会骑哈啰和青桔了,因为一上车就一块五,美团办了卡之后我每天都会用,总的来说还是合适 。”该消费者说道 。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此次美团单车调整的是骑行卡的原价,而且这一部分的定价从2016年到现在,6年没有做过调整,这次跟进哈啰涨价,是符合市场趋势和市场规律的 。而且,用户购卡时都有优惠活动,“虽然原价调整,但目前来看用户实际购卡的价格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
深燃对比了折扣价之后的畅骑卡价格,哈啰的周卡、月卡和季卡折后分别为8.24元、14.77元、38.25元,美团调价前折后分别为5.8元、11.8元、49元,调价后具体折扣价尚未可知 。青桔折扣价为3.5元、11.5元、28.5元 。具体优惠折扣,每位消费者的情况不一,但大体也要比原价便宜不少 。
共享单车为什么一再涨价?美团单车在公告中提到,涨价的原因是硬件与运维成本的增加 。这一理由,哈啰单车在涨价时也曾用过,这也确实是共享单车行业无法回避的开销 。
先说运维成本 。运维,包括运营和维护成本 。共享经济中,共享单车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因为它是以直接暴露在街头、占用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出现的 。
多年来,全国各城市对于共享单车的集中治理始终未停止,包括对共享单车企业投放量的要求、用户有序停放的要求等等 。所有治理规定都指向同一个方法论,那就是需要企业增加周转率,增加运维人员 。
哈啰CEO杨磊曾告诉媒体,一辆单车每日运维成本为0.3元,每天每辆车的折旧成本是0.6元 。ofo也曾给出一组数据,折旧费用和运维费用为每天每辆2元 。也就是说,共享单车每天的运维和折旧成本大致为1-2元 。按此数据来计算,一辆单车每年在运维和折旧上就要花掉365-730元 。假设一家企业在城市内的共享单车投放量为5万辆,一年就要烧掉数千万元在运维上 。这一部分费用不仅很难缩减,还存在不少不可控制的情况,如遇到丢失、严重损坏等极端案例,成本还会往上攀升 。
再是硬件成本 。其实在共享单车行业内,一辆车的生产制造成本比起后期的运维成本并不算高,因为配置相对比较基础 。
如今共享单车行业上下游供应趋于成熟,这一部分成本按理应该持续可控 。然而,不可预估的情况再次发生了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自行车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 。可见,运维成本之外,现在共享单车行业也要开始考虑生产制造成本的问题了 。
易观分析汽车出行行业高级分析师江山美告诉深燃,上游涨价逐渐传导至下游,导致单车硬件和维护成本上升,这给下游企业带来了不少压力,共享单车企业想要维持正常运营,就不得不通过涨价的方式应对 。
围绕着一辆单车,前期的生产制造成本容易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投入市场之后又要不断地在运维和折旧上花钱 。这是客观条件导致的单车变贵 。主观上,共享单车涨价,也是行业发展到现在的必然结果 。
早年间,共享单车行业硝烟四起,摩拜、ofo、哈啰、悟空等企业各自疯狂融资,再烧钱补贴抢市场 。消费者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往往还记得那些到处撒红包甚至免费骑的活动 。攻下市场的方式,除了砸钱之外,早期的企业们还采取了收押金的模式,从99元至299元不等 。
价格战、收押金快速回流的模式为共享单车行业带来了流量,也带来了危机 。行业洗牌之后,商业模式也做出了更为积极和安全的调整,企业开始普遍免押金,通过单次付费、周卡、月卡、季卡这些租金收入,以及广告收入赚钱 。群雄逐鹿,也变成了三分天下,美团单车、哈啰单车、滴滴青桔成了最后的“赢家” 。
不难发现,融资烧钱铺市场,狂打价格战,几个玩家流血退出,要么卖身给巨头,要么彻底消失,剩下的玩家再冷静下来调整玩法,思考盈利,涨价,或找寻其他增长曲线 。这一套在共享单车、社区团购等行业都是通行逻辑,当然结局也都是相似的 。
“不再打价格战,回归理性的竞争,也是一个好事 。”张毅对共享单车行业的现状评价道 。
共享单车面前的考题,不止价格几位常用共享单车的消费者告诉深燃,骑车出行的便利性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让人头痛的状况也有很多 。找P点太难、调度费太高、周转效率不一,是大家提及最多的问题 。
P点,也就是共享单车的指定停车点 。2021年前后,上述三家共享单车企业在部分城市的部分区域分批分点启用“定点还车”模式,这一规定也是响应相关部门对于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治理要求 。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P点的物理位置经常和APP上显示的有偏差 。不久前,据温州一位市民讲述,她明明将车停在划定的P点之内,APP却显示此处不是P点不能还车 。她在市区内多处共享单车的P点停车,却都被APP如此提示,如果要在此处还车,还必须缴纳5元调度费 。
此种情况被称为“定位漂移” 。美团和哈啰此前回应媒体称,由于民用GPS定位存在一定偏差、区域的信号较弱或被干扰,都会对手机定位造成影响 。在人流量大、有大面积的高楼、变电箱等环境下,更容易出现定位漂移 。
“一般都是骑车上下班,居民楼、地铁站、商圈附近都是人多的地方,出现这种问题真的很耽误时间 。”一位用户说 。真的遇到漂移,调度费也不便宜,按照区域的不同,调度费从5元到20元不等 。此外,社交平台上还有人反映,自己下车找P点的时候,发现P点在几十级台阶上面,“也就是说我得抱着车上去才能停 。”
平台方面也正从技术上着手处理这类问题,但毕竟共享单车的使用场景复杂,且受路况、城市规划、天气等的影响,要根本解决停车难带来的麻烦,或许还需要时日 。
还有用户认为,共享单车发展到现在,调度能力仍然不尽如人意 。北京通州某用户向深燃讲述,自己所住的小区外有不少共享单车,本来应该很便利,“但是早上出门,车都被骑到地铁站了 。晚上下班回家,地铁站的车都被骑回小区了 。”她对此表示哭笑不得,“每天抢车搞得很焦虑 。”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又回到了共享单车最耗费成本的那一项,也就是提高周转率,增加运维人手 。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用户没车骑,企业多派人,成本往上走,钱跟用户要 。
成本高,盈利难,是悬在共享单车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2021年哈啰的招股书中看,两轮车业务为贡献了哈啰最多的营收,但毛利率较低,2020年仅有6.67% 。对比之下,顺风车业务虽营收不高,但同年毛利率有81% 。
究其根本,前期的混战在今天仍有“后遗症”,企业也亟需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找到最适合的造血方式,以应对不断攀升的综合经营成本,和日益增长的骑行需求 。
总之靠涨价来贴补成本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也不可能无限涨上去 。“如果共享单车涨价只是暂时现象,对于用户使用来说影响不大,如果共享单车用车价格持续上涨,就会出现用户流失 。共享单车对于大部分用户并非刚需,价格是重要影响因素 。”江山美认为,涨价意味着可能会流失一部分非核心用户,同时也提醒行业需要充分发挥单车核心用户的价值 。
【投稿|2022年,共享单车自由也快没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骑行需求,为通勤带来新的选择,共享单车的价值和需求值得肯定 。过往的烧钱大战不可能持久,行业恢复理性的同时,用户也要为相应的服务买单 。双方磨合之下,性价比和高品质服务会留下,噱头与恶意竞争也自然会淘汰 。
推荐阅读
- 投稿|搅局东南亚电商,TikTok陷入十面埋伏?
- 投稿|数字藏品,“赌”字当头
- 投稿|老搜狐发新财报:尚能饭否?
- 投稿|集体唱好混动技术,传统车企最后的倔强?
- 投稿|家电巨头,不碰儿童生意
- 投稿|天雷滚滚,英伟达表演业绩 “自由落体”
- 投稿|植物肉,为何在中国没法“真香”?
- 投稿|柠萌影视本周三赴港上市,8成收入来自版权剧
- 投稿|机器人市场:全球已“红海”,中国尚“蓝海”
- 投稿|阿那亚会是下一个乌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