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堂日话】160125

【青莲堂日话】160125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青莲堂日话】160125
每日一话,是为日话
每天写日话不是为了要完成什么鸿篇巨制,完全是为了保持一个思考和记录的状态,虽然很多时候已经不能在24小时之内“完成任务”,甚至拖到48小时以外,才急匆匆地补记,有些是当日的点滴没来得及写有些是补记时涌上心头的火花,总之是在用拙劣甚至繁琐絮叨无聊的笔在写着,我想这样一直写下去。
今天说说春运。今年的春运是昨天开始的,40天的历程必定会让几十亿的运动员们对这一次的“春季运动会”有一个新的理解和认识。严格意义上的经历春运或者说对春运有概念还算是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从来没意识到需要提前一个月订票,而且只有坐票,甚至是站票,那年回家,几个同乡先从黄岛坐轮渡,兴奋的站在寒风瑟瑟的甲板上,手拖笨重的拉杆箱,里面塞满了准备过年回家温习的书籍,结果到假期结束时还会原封不动的带回来,这也直接导致了挤火车时的艰难,实在太重啊!好不容易落座,狭窄的车厢已经人满为患,丝毫透不过气,如果不早早上一个厕所解决好个人问题,那么后面的漫漫长路你就得跋山涉水踩着人们的肩膀寻求方便之门,那种艰辛现在已经体会不到了,我也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无立锥之地。但有个座位毕竟不错,可免受站立之苦,同一节车厢里大多同道中人,一上车便是乡音袅袅,漫漫长夜,打牌聊天嗑瓜子,完全感觉不到疲惫,只是偶有几位藏族同胞大娘带着浓重的民族气息横卧在座下的地板上时让我对春运有了一丝丝反感,这哪里是通往家乡的列车啊,这简直就是一趟混杂着各色人等各种气味的杂货铺子,你置身其中,就得感受和接纳这种春运车厢文化,并且快速地融入,否则,春运可不等人啊!第一次返校的列车上碰到了一位充满人生理想的叔叔,他兴致勃勃地给我回忆他大学时的实践经历,推荐给我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让我这个初涉社会的大学生心潮澎湃,随后也真从那本书里看出点名堂。我喜欢在火车上阅读,尤其是在随后几年的春运列车上,渐渐少了同乡,就一个人带一个箱子一本书一瓶水一包饼干,车到了,东西吃完了,书也看完了。
【【青莲堂日话】160125】春运留给我的记忆主要就集中在大学时期了,工作以后因为职业的关系更多的对春运的运行部门有了更多的接触与观察,能够现在两个方面体会不同的观点。加之现在出行方式的丰富和提升,当年那种挤破头皮的春运已经是离我远去了。又一个春运,希望那些还饱受春运之苦的人们平安到家。
今天就说到这里,明天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