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看淡了,也就无所畏惧了

【记录】看淡了,也就无所畏惧了
文章图片
虽渺小,不惧雪山 今天经历了一次校园面试,这也很有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校园招聘,由于错过了腾讯,阿里只招技术型、平台型的产品经理,所以一直对校园招聘的热情很低。从开学到现在,我只参加了3次校园招聘,去参加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面试地点就在学校,我周末平时也在图书馆看书,走过去面试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所以就会抱着玩一下的心态去参加
先说一下结果,3次面试最终都失败了,但过程都很滑稽,值得记录下来分享一下:
第一次面试的是深圳宏电科技产品经理岗,初面直接是产品总监面,面试过程十分轻松,总监非常谦虚,知识面也很广,其中的5个问题摘录一下:
1、华为海思麒麟970对标的是高通哪一款芯片,它的优势是什么?
2、iPhoneX的创新功能有哪些,哪项创新点你觉得会改变世界?
3、如果一辆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没电了,你能想到什么解决方案?
4、ARM公司的最新情况你有了解吗?
5、你对傅盛《复杂》文章中的遗传算法同意吗,为什么?
与宏电总监的面试是我3个月来收获最大的一次,比看书、看视频好多了,像聊天一样聊了1个半小时,虽然有很多问题回答得不好,但最终还是过了,走到了终面。其实1个半小时的面试结束以后,我足足困恼了半天,也反思了半天,第一点反思是我以前学习的方法是错误的,只输入别人的观点而不思考,所以别人问你有什么创见的时候,你会回答不上来,所以以后决定所有的书籍、文章,你要么认真看、认真思考总结,要么你干脆就不看;第二点是对未来的怀疑,觉得像总监这样高智商、知识全面、滴水不漏的人才,怎么最后还是没能脱颖而出呢,他应该还有更大成就才对,问题出在哪里了呢?我只能回答是选择的问题,还有机遇
终面是HR面,问题就变得很滑稽、很无聊了,丝毫不敢兴趣,无数次我都想“一走了之”
【【记录】看淡了,也就无所畏惧了】HR:你最想去的公司是哪三家?
我:腾讯、猎豹移动、科大讯飞.......
HR:那就是说我们宏电连前三都排不上,你对我们宏电的兴趣也不大,我们也会对你慎重考虑(我的内心是崩溃+无语的,你一家500人的小公司能不能有一点自知之明,如果不是来参加招聘,我压根连宏电都不认识)
HR:说说你的期望薪资吧?
我:大家都不了解对方,这就是一个囚徒博弈的过程,我只能给你说一下我在搜狐的情况,搜狐的转正Offer是9K,我最关注的是成长性,对薪资没有特别要求,能在深圳生存下去即可
HR:那不好意思,可能我们达不到你的要求。。。
就这样,第一次校园招聘结束了
第二次招聘是更狗血的过程,狗血是因为的却碰到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我初面的时候应聘的是爱回收用户体验中心储备主管的岗位,过了以后,HR回答我们的用户体验中心储备主管具体工作属于客服部,优化客服话语体现。What?这怎么能叫用户体验中心储备主管呢,莫名其妙,然后客气一下,表示不合适以后,就主动挂机了
第三次面试也就是今天,面试的是宇视科技产品经理岗,初面也直接是产品总监面,也谈得很轻松,我分享了做过的两个项目,包括现在在搜狐做的知识产品,总监也很敢兴趣,一小时以后就立刻决定说你已经通过了我们的技术面,稍微休息一下准备最后的HR面
HR面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一分钟结束战斗
HR:能把你的成绩单、四六级资料、就业推荐表、身份证复印件、获奖证书给我吗?
我:不能,因为我根本就没带,你需要问什么问题,我可以现场回答你,最终确定通过以后,我会给相关资料你核实
HR:不行,我们规定先给资料,我需要对着你的资料提问
我: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中,成绩单、四六级、就业推荐表、身份证、获奖证书全部都不能反映,你可以问我关于产品的所有问题,我知无不言
HR:不行,我需要确定这些资料以后再面试
我:那好吧,虽然你们公司价值观是创新,但实际表现出来我觉得我们不合适,那就先这样吧
HR:那好吧,我们面试结束
走的时候会心一笑,觉得我的却不适合他们公司,他们也许更需要执行的人,我就算去了,没过多久就会辞职了,浪费双方精力
总结了3次面试,我发现能力面试完全是没问题的,全部都通过了,我也很擅长很别人谈项目、谈产品,而HR面全部都失败了,我现在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产品经理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如果你的面试官也是产品经理,他不会介意你成绩、专业、学校,同时也富有同理心,有时谈到逃课的问题,他们甚至也会分享大学的逃课经历、挂科经历,大家真的是在聊天,而我也符合他们的要求,所以能力面试都能通过。而HR是一项程序化的工作,接到简历申请-设置条件刷选简历-按着企业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认知逐条来面试-面试者有哪条要求不符合她的认知-Pass掉,比如第一次面试,我在HR心中的筛选认知中,应该是被打上了:意向不高、薪资要求过高等标签,自然就没洗了,在最后一次面试中,HR给我打上的标签就是:不按要求做事、不服从“领导”命令。有时想想,一家企业的HR如果缺乏某种精神,根据同性相吸的原理,往往公司招进去的也是这类人,公司将未来交给这类HR,风险系数其实是很大的
至于路该怎么走,我也一直在思考,我想走另一条比较野的路:不参加校园招聘,延长搜狐的实习时间,明年直接参加社会招聘。也有好心的前辈提醒过,如此操作的人没见过,风险会很大,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你认真想想,还是参加校园招聘比较稳妥。我是这么看,在搜狐这种大公司呆过以后,大公司的瘾也就过了,也足够了,如果在搜狐的知识产品成功了,那就留下来继续搞,失败了就背着“亲手做死2款产品”的战绩跑到深圳,投靠朋友或同学,以此为据点,给自己1-2个月的时间,继续找工作,找不到换一个城市继续来,这可能性比较低,因为找实习的时候发现其实我还是很容易
那真的找不到工作呢?产品经理有一种思维,叫做:墨菲定律,需要考虑各种低概率的事件,往往你认为不可能发生,但最后就真的发生了,如同特朗普当上美国总统一样的黑天鹅事件。如果真找不到,我能否在生存下去?我猜是没问题,由于前期积累的一些人脉,我可以投靠广州的一位前辈,虽然公司不足10人,但呆个一两年就很容易在互联网圈混了,毕竟三年经验是互联网行业的一道坎,过了以后职位随便你挑;我还能投靠杭州的一位前辈做淘宝,虽然淘宝是江河日下,但我认为依然有前景,毕竟中国还有那么多品类没有品牌,你能说出你最熟悉拖鞋是什么品牌吗,说不出来把,这不都是机会吗?
继续依据“墨菲定律”思考,要是人家都不打算要你呢,因为这都是半年前的事情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出必杀技,由于长期混迹于互联网,对互联网里的灰色产业链也有了解,而且我擅长钻研,以下都是我钻研的一些结果:
1、的阅读数没有做防刷。我最早的粉丝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发现了的漏洞,然后在Chrome浏览器上安装一个自动刷新工具,一秒钟自动刷新一次,文章的阅读量对于该篇文章能否上首页推荐占有很大一部分占比,所以,前期只要我愿意上首页,就能上首页,只是现在觉得没必要了(后面发现有人更早发现这个漏洞了)
2、PMcaff网站的邀请码机制有漏洞。但我关注pmcaff微信公众号申请邀请码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它竟然没有做实名验证,那好,我一下子就申请了10多个pmcaff账号,pmcaff邀请码市场价是80,只是我不屑于赚这些钱,全部都送人了
3、由于在搜狐做知识付费产品,发现里面存在着巨大的灰色产业链,我试验了一下,只用68块钱就把全网得到、知乎live、混沌大学、三节课、喜马拉雅FM等课程全买下来了,这是什么生意逻辑呢?其实还是非常传统的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
类似我知道的产业太多了,但是我从来没想过去做灰色产业链,因为我知道做这些东西会使自己的视野变得狭窄,如同井底之蛙,而且这类东西是个人都能做,没门槛的生意从来都不会长久,往往就是一次性买卖,对我后期发展无帮助,而且也不创造社会价值,甚至给社会带来麻烦。但是,我毕竟不是“道德金刚”,如果我实在无法生存下去的时候,也不排除对一些没社会危害性的项目作为副业,比如批发V.P.N,这在我的价值观里是正向的
将来会怎样,谁知道呢?作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了,也就无所畏惧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