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关于死,关于活

生,死,活,这三个字似乎就可以概括整个人生了吧,这人生,又是写不完的。就只能写写自己的感受了。
最近看了散文集《尘世是唯一的天堂》,这里面就是各位大家写的生老病死,然而,个人认为大部分都是在写老、病、死了,关于生,却是比较少了,读来难免悲伤。最打动我的一篇文章还是师陀写的《乌鸦》,关于一个年轻的丈夫赶着回家见自己的妻子和三岁的儿子,却在风雪天的黑夜里在树林里迷了路,最终死去了,这篇文章很短,但是却让人悲痛,久久不能平静。
在我这目前的生命历程中,也是经历过几个亲人的离去,奶奶、爷爷、外公,还有我那年轻的二哥。
奶奶去世的时候还是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时候还不太懂什么是生死。那天早上妈妈给我说队上会有人过生,要去吃饭,让我不要回家,直接到那家人去等她,我去了,但是一直没等到。回到家才看到奶奶躺在堂屋里,周围站着亲人们。那是我第一次真实地接触家人的离去,在年幼的心里也算是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
【关于生,关于死,关于活】上高二的时候,我那年轻的二哥28岁,家里他父亲刚给他准备好结婚的房子,虽然只是把旧房子重装了以下,也比之前好了很多。我也是一心想着等他过年回来的时候,应该就会结婚了,那我就可以看到嫂子长什么样了。但是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回到家中,却听见了他去世的消息,当时,我是一点也不信的,缓了好久才接受了这个事实。回头看看我的爷爷,似乎白头发多了好多,第一次感觉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那种伤感。那个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却在我们心里蒙上了灰蒙蒙的一层。
高三毕业的那一学期,刚补课一周,就接到了爷爷摔倒的消息,当时还在住院。后来我回家的时候,叔伯们就把他接回家了,因为有点严重,医生也说老人家年龄太大了,手术后可能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费用也要十多万,经儿女们商量,就把老人接回老家,在那个堂屋里放了一架床让他躺着。那是我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等待死亡”,所有人都知道终会有这么一天到来,包括我爷爷,我甚至偷偷拍了一张照片,可是却什么都看不清楚。那时,我多么想自己变成有钱人带我爷爷去治病,可是,我没有。我再想到的就是自己好好学习,赶紧考个好大学让爷爷看看,我们家也有一个大学生了。可是,他终究没有等到那一天。到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做梦都会梦见爷爷,他身体硬朗,可是却总有一个声音在说不是已经去世了吗,我想是我自己内心还没有和解,最近几年,好了一些。
对了,奶奶和爷爷去世的原因都是摔了一跤,然后再也没能治好,而这中间,整整十年,我想,现在他们应该是在一起的吧。
依旧是那一年,我的外公也离开了人世。最后的那段时间里,我也经常陪在他身边,陪他去输液,给他做饭,一起吃饭,所以,当外公走的时候,我感觉心里没有那么愧疚了。外公是真的因为太老了,那时已经矮得不像样了。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疾病缠身,这可能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幸福吧。
爷爷和外公还是同一年出生的,又在同一年离开,或许这也是缘分吧。
关于生,这么多年,家里的哥哥、姐姐们也是该结婚的结婚,该生小孩的生小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那些孩子似乎就是我们家族的未来,承接着家族的希望。
我想,逗小孩可能是家里欢声笑语最多的时候,小孩什么都不懂,只看到你和他一起玩,他就很开心了,况且,你还对他笑啊,怎么能不开心呢。而大人们,似乎在面对孩子的那一刻,都回到了纯朴、真实地那一面,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只剩下真心的笑容。
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还是会有许多的问题,比如书学习不好啦,在学校跟人打架啦,自卑不敢说话啊,青春期不合家长交流啦,太多太多了,可是父母在担心孩子们的同时,似乎又是充满了希望。好像孩子过好了,自己的人生就得到了圆满。
关于活,怎么活大概每个人的认定都不太一样吧,有人想富贵,有人要权力,有人要自由,有人有智慧。对于我自己,我就想着能够让自己的家人能够幸福一点、快乐一点,同时自己能够幸福一点,这就够了。这个世界那么多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富翁、成为领袖的,开创历史的人自然会有很多,但是你是你家里最独特的那个人,身背这份责任,我想,应该是最甜蜜的负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