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是高管,她们是全职妈妈。”——一个女人的天花板是什么()

昨天,遇言姐在她的公众号里,提及了最近火热的“小学家委会竞选”。
她还在文中提到,过去,因为外企在中国的业务非常多,北京国际学校的家委会,基本被外国妈妈占领。
当时,我忍不住在评论里问了一句,这些来中国工作的妈妈,怎么会有空参加家委会。
作者回复说,她们的老公是高管,她们是全职妈妈。
那一刻,我忽然有些难过。
【“老公是高管,她们是全职妈妈。”——一个女人的天花板是什么()】我知道,那些女人也许甘愿随丈夫迁居,乐意做个全职妈妈。但我也听说过这样的段子——在美国,不少女生去应聘大学教职时,都会故意忘戴戒指;因为面试官看到戒指,就知道你结了婚,就会这样认为——如果你需要外派,你的丈夫可能不会陪着你,这会让你拒绝驻外。
有时候,世界就是这样无情——女人可以随丈夫去国外工作,甚至改变了另一个国家的ATP;男人却永远将自己的事业放在首位,宁愿夫妻陌路,也不肯陪妻子四海为家。
然而,这种情况,影响的不仅是驻外家庭。几年前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家庭分工更传统,妻子是全职主妇,妇随夫唱的男人,更容易否定职场女性,更不愿提拔女下属。那些身在传统家庭的外企高管,难道没有女下属?她们的处境,谁来关心?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别人的天花板与自己无关;可当玻璃天花板没有裂痕时,每个人的世界,都不过是只水晶球。
那,世上有没有男人,愿意为爱人的事业做出牺牲?有,当然有。后来,那些幸运的女人,也确实成了公司高管,乃至财富500强的CEO。她们是惠普前CEO,竞选过总统的CarlyFiorina,是苹果公司全球在线零售副总裁AngelaAhrandts,是甲骨文联席CEO,美国薪酬最高的女高管SafraCatz,是男人世界里的高跟鞋,现代女性的教科书。
有人不禁感叹,如果没有丈夫的支持与付出,那些世界500强的女CEO,或许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他们的想法不无道理,但更重要的是,每一种婚姻模式,都是双方默许的结果。那些懂得将自己的事业放在首位,不会嫌丈夫“无能”的女人,早在成为CEO前,已经领先了一大步。
当人们说起玻璃天花板,提起职场歧视时,通常在谈论什么?生儿育女的拖累,招聘时的有色眼镜......可很少有人看到,一个女人的天花板,不只是僵化的社会分工,世人的思维定式,更是她本人对世俗偏见的深信不疑。有时,她认为自己理应陪丈夫迁居,应该辞职带孩子,即使她热爱工作,即使她的收入比丈夫还高。更可怕的是,这种潜意识的妥协,常常披着自由选择的外衣。对此,我只想问一句,当你作出“自由选择”时,你的心中,还有选项B吗?如果没有,一个别无选择的人,又有什么自由?
几个月前,一篇名为《幸好,我没有把孩子生命的最初几年交给别人》的文章,一度刷爆了朋友圈。作者系数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提到了好几个妈妈,为了照顾孩子,换了一份事少钱少离家近的工作。文章的评论区内,不少妈妈更是表示,自己为孩子放弃工作,放弃升职,但因为陪伴了孩子,自己无怨无悔。
也许,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外人所有的建议都是废话。我也不想否定那些妈妈,只希望那些追求事业的女人,不必被家庭拖累,被偏见绑架。否则,如果直到今天,当过总统的朴槿惠们依然“嫁给了国家”,活跃在日本政坛的女人依旧没有家庭,她们的男同事却有贤妻良母一路相随,那些为女性投票权付出一切的先驱,能安息吗?那些炮制毒鸡汤的人,如果他们的女儿被迫在事业家庭之间做选择,还会如此高调吗?
我知道,即使裂痕累累,玻璃天花板依然存在;它首先横在每个人的心里,横在男人女人的思维定式中。但每个人的心灵,都不该是一块天花板,它没有天花板坚硬,却远比玻璃更坚韧;它应该让我们明白新世界的温度,而不是旧仓库的阴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