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65]他今年三十岁,换了八份工作,以为是自己心态出了问题

一、 有些数字,具有某种暗示力量。
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在30岁又一次失业的叶薯,倍感焦虑、不安、彷徨,失业带来的意义打击已经超过失业本身。
叶薯,是我的一位前同事兼好友。我是在他的第四份工作里成为同事的,截止到最近,他有8份工作经历了,平均每份工作的时间不到一年。
和他一起总结过原因,大概有四条:
a.生性不安分:身上有“浪”的基因,有些自命不凡(也自卑),不害怕失败,不畏惧权威,做工作时想的是“我们不一样”。
b.择业不清晰:尝试过好几个行业、好几个工种,至今仍不确切自己想做什么。准确地说,是常常在“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之间摇摆。
c.职业生存能力不强:对领导少一些臣服,对同事少一些“合群”,看不惯的东西写在脸上。工作沟通能力不好。
d.少了那么一点点事业运。他做过证券经纪,但是牛市后才加入的。好不容易考了事业单位的雇员,就面临事业单位改革,单位变企业。


[简65]他今年三十岁,换了八份工作,以为是自己心态出了问题
文章图片
频繁跳槽 二、 结果出来后,我们去分析、去总结,如果想要100条原因,110条都不是问题。但这些总结的原因是真实的吗?不尽然。
“叶薯,你有注意到吗?你离职几乎都是在9月、10月份?我认为这个时间点不是巧合。”
叶薯没有回答,但他若有所思,他隐约感觉到了这里边可能有问题。
精神分析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强迫性重复”,即人们会在生活、工作中重复某些他们不自知的模式。譬如,有一位女士前后嫁了3个老公,最终都因被家暴而离婚。在第二次时,她就特别注意找一个性格温和、尊重女性的男士,但婚后不知怎么的,明明很好的脾气最终也变成了暴力逛。
在我们身边,也不难遇到,一些善良的女孩找男朋友,找来找去都是花心大萝卜,而与她们本性相同的男生却始终“不入法眼”。
【[简65]他今年三十岁,换了八份工作,以为是自己心态出了问题】用中国的老话讲,这是孽缘,这是上辈子的情债。用我们精神分析的理论讲,这是内心有结,是可化解的。
叶薯每次的离职或换工作,理由都很充分,很有必要。薪资从2500降到800,走不走?有一个处处刁难的直属领导,天天上班像上刑,走不走?公司业务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这样的公司要长待吗?……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可能是表象,是用来实现“自我认定”的途径。
三、 后来在我的建议下,叶薯去做了心理咨询。几次后,叶薯大概明白了。
他没有接纳自己,认为自己是不够好的,别人一定嫌弃他、讨厌他,于是他总在别人全面了解他、讨厌他之前,频频制造矛盾和冲突,让自己有充足的“客观”理由离去,不给别人“发现自己的不好”的机会。有时候,他一开始就选择了那些“肯定待不久的工作”,后边的离职也就顺理成章。
为什么叶薯的离职集中在9月、10月呢?可能是学制有关。叶薯读中小学时换个好多个学校,那里父母在外务工。9月份开学,叶薯既害怕又欢喜,怕的是新的学校不知道会遇见谁,喜的是之前欺负的同学肯定是不在的了。
也可能跟男子悲秋有关。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但叶薯觉得自己很失败,他要改变,但过去的经验又反复证明“他不行”,但是不管怎么说,不变肯定是毫无希望,变则至少还有一线翻身的可能。叶薯用换工作在传递一股信念,他也不一定真如他认定的那样“不好”。


[简65]他今年三十岁,换了八份工作,以为是自己心态出了问题
文章图片
黑暗中的一个套绳捆住了心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