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鸡中之王白羽鸡,那谁是鸭王?

食品饮料|鸡中之王白羽鸡,那谁是鸭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有数DataVision(ID:ycsypl) , 作者 | 李康平 , 编辑 | 周哲浩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多亏了肯德基 , 全国人民大概都知道咱们日常吃的鸡基本都叫“白羽鸡” , 那么鸭呢?有多少人知道“樱桃谷鸭”几乎垄断了我国的烤鸭行业?
本文的主角是近期在上交所交表的樱桃谷 , 这家育种公司主要就是销售樱桃谷鸭苗 。
所谓育种 , 就是将优良的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 。有的鸭饲料转化率高 , 一斤饲料可以长半斤肉 , 有的鸭长的快 , 十天就可以出栏 , 将这两种进行繁殖后代 , 就有可能迅速长肉出栏 。
种苗是育种的重要成果 。樱桃谷鸭的优势在于 , 不仅生长快、而且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高、同时抗病力强 。
食品饮料|鸡中之王白羽鸡,那谁是鸭王?
文章图片

关于这家公司 , 有两个有趣的地方:
第一 , 这家起源于英国的公司 , 培育的樱桃谷鸭其实是北京鸭的后代 。但樱桃谷鸭在欧美并不受欢迎 , 反而是回到中国后地位提高了不少 。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剧本 , 这家公司拿到了两次 。
第二 , 樱桃谷的最大供应商和最大客户 , 是同一家 。樱桃谷从那儿买完饲料培育后 , 反手再卖给它鸭苗 。
本文将围绕以上两点展开 。
01留学回来的北京鸭北京鸭和樱桃谷鸭 , 是同一个物种 , 只是留学镀了个金 , 地位就上了个层次 。
1873年 , 詹姆士·帕尔默回美国时 , 带走了15只北京鸭 。经过124天航行 , 仅有9只鸭子陪他回到了美国 , 其中有三只公鸭 。这群中国鸭子很快在大洋彼岸开始繁殖 , 1874年又越过大西洋进入欧洲 , 开始占领欧洲市场 。
 
1960年 , 英国农场主J.尼克森在调研市场时发现 , 市场上全是这种中国鸭 , 于是组织了一批专家依托北京鸭开发优良品种 。研发基地就在一个叫做樱桃谷的地方 , 这就是樱桃谷育种公司的前身 。
改良的品种便是樱桃谷鸭 , 一问世市占率直线上升 , 还成为大英帝国出口鸭的“领头羊” 。农场因此得到了“女王勋章”称号 。樱桃谷鸭的名号开始在英国家喻户晓 。
也不知道是外国人真的不喜欢吃鸭 , 还是因为养鸭和烹饪鸭肉料理过于繁琐 , 总之欧美国家鸭子就是不如鸡受欢迎 。
鸭子养殖不同于养鸡 , 需要有水域 , 养殖场不能像养鸡场那样开那么多 。而且鸭子肉相比于鸡肉 , 家禽味道更浓 , 需要处理的手续更多——仅北京烤鸭 , 繁文缛节的烹饪手法就有20多项 , 而肯德基炸鸡培训几天就可以上岗 。
养殖无法规模化 , 处理方法繁琐使得鸭子在国外并不流行 , 只有一美元炸鸡而没有一美元炸鸭 , 鸭子只在高档餐厅里可以露一手 。
而在中国 , 根据外卖平台数据 , 光南京人一周就可以解决掉7万只鸭子 。全聚德  , 便宜坊 , 大董更是鸭子的噩梦——80%多的鸭子凶杀案发生在国内 。
1991年 , 撒切尔夫人到中国谈项目 , 就把樱桃谷鸭带回了它的故乡 。这一回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 2010年以来 , 樱桃谷鸭年产量超过20亿只 , 几乎垄断了我国瘦肉型肉鸭市场 , 2018年 , 樱桃谷鸭产量达到36.8亿只 , 占比80%左右 。
在海外遭人白眼 , 兜了一圈回家后 , 却被捧上了天 。反而是深耕国外市场的樱桃谷吃了哑巴亏:国外不爱吃鸭子 , 育种企业自然过得紧巴巴 。
2017年 , 英国樱桃谷农场公司的控股财团对外宣布有意出售公司 , 国内养殖企业摩拳擦掌 , 这个好东西最终被首都农业集团收入囊中 。回到中国后 , 公司的命运扶摇直上 。
2019年 , 公司净利成功破亿 , 其中国内就贡献了超过8000多万 。
中国的鸭子在海外游了一大圈 , 还是国内更适合它发展 。
02 上游供应商同时也是下游客户樱桃谷主营业务为纯系鸭选育、新品种培育、曾祖代和祖代种鸭扩繁及祖代和父母代种鸭销售 。
翻译一下就是卖鸭苗给你 , 你回去自己养成肉鸭 。
2019-2021三年 , 营收为2.6亿 , 2亿 , 2.7亿 , 净利润为1.16亿 , 0.47亿 , 0.81亿 , 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
食品饮料|鸡中之王白羽鸡,那谁是鸭王?
文章图片

但这并非樱桃谷的问题 , 大宗商品涨价 , 养鸭的一个都别想跑 。
鸭的饲料主要是豆粕 , 但豆粕是最近几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最快的区域之一 。2019年-2021年 , 价格分别为2739.56元/吨 , 2869.53元/吨 , 3250.22元/吨 , 持续上涨的价格直接使得樱桃谷毛利率下滑 , 2021年相比2019年 , 下滑了近18% 。
食品饮料|鸡中之王白羽鸡,那谁是鸭王?
文章图片

但公司最值得说道的地方 , 在于它最重要的客户 , 同时又是它最重要的供应商 , 都是桂柳系 。
2019年到2021年 , 樱桃谷对桂柳系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3.92%、23.13% , 27.33% , 销售毛利占比分别为 21.76%、50.86%和58.23% 。
桂柳同时是樱桃谷的第一大供应商 , 占比接近41% , 主要提供饲料 。
桂柳本身也是个潜藏在市场深处的巨无霸 , 可以说白羽鸡看圣农 , 而肉鸭就看桂柳 。
2021年 , 广西桂柳提供的樱桃谷肉鸭商品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约为 30% 。而且 , 桂柳每年肉禽年出栏超3亿羽 , 年产家禽商品苗达15亿羽以上 。要知道 , 隔壁的圣牧发展 , 2021年肉鸡屠宰量为5.2亿羽 。桂柳本身规模与竞争地位也符合第一大客户的身份 。
也就是说桂柳把饲料卖给樱桃谷 , 樱桃谷用饲料培育鸭苗 , 完了桂柳再把鸭苗买回去养大成肉鸭卖给餐厅 。
但这也没办法 , 因为在整个鸭养殖产业链上 , 这两家就是当之无愧的巨头——你只能从我这儿买 , 完了不卖我也没别处卖了 。
但为何桂柳不直接自己养?还要让别人“代培”?
03 育种的核心竞争力育种公司属于农业 , 同时也属于高新技术行业 , 核心竞争力就是研发能力与技术 。
育种的研发能力和技术 ,  有两个特点 。首先 , 没有数以十年的积累 , 是不可能炼成的 。其次 , 这个技术的迭代需要一步一步来 , 弯道超车无从谈起 。
这两个特点加起来 , 其实就是四个字:利好龙头 。
如文章开头所言 , 将多个优良性状的鸭子不断交配生出集多性能于一身的鸭子就是育种过程 。这也正是育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优良种一般有多种优良性状 , 是数代人与数代禽兽不断养殖繁衍的结果 , 这种过程很难复制 。新入局的企业 , 要从零做起 , 速度还不一定快得了 , 因为生长速度是由家畜的DNA决定的 。况且 , 领先的育种企业往往繁育能力更强 , 在商业层面上很难与其竞争 。
一般来说 , 育种企业都需要一个大血包持续不断的造血烧钱才能培育出优良品种 。
牧原育种出来的母猪 , 无论是配种成功率还是乳猪成活率 , 乃至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 , 都远高于市面上三元商品猪育种体系生产的母猪 。
为了研发这种培育体系 , 牧原用了11年 。
即使培育出了优质的种苗 , 改变行业格局也需要时间 。专门做禽类养殖的圣农集团育种 , 也是花了10年左右的时间 , 并烧了14亿经费 , 才研制出了行业领先的鸡苗 , 但该种苗市占率还不足20% , 身前是三家国外的企业:安伟捷、科宝和哈巴德 。
对樱桃谷的利好是 , 它已经在行业里深耕了许久 , 并且背后还有北京市国资委源源不断的弹药资金支持 。
这还仅限于对行业内的影响 , 基因问题还直接影响了下游养殖企业 。
育种产生的种苗没有自我繁殖的能力 , 往往自己繁衍两代之后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 即儿子孙子辈没办法继承老一辈优良性转集一身的特点 , 往往4个良好性状只能继承其中一个或者两个 。
养着养着品种就退化了 。
因此 , 养殖企业每年都需要买新的好的种苗 。这也就让育种企业对下游公司有着很强的控制力 , 从而可以获取高额利润 。
当然 , 格局打开了说 , 行业上下游之间的竞争 , 终究难掩我国在育种领域整体相对落后的事实:白羽鸡苗80%以上还需要进口 , 益民股份很多品种也依赖于进口 , 樱桃谷也是英国进行了改良 。
在国内农作物规模突飞猛进之时 , 部分资源也需要倾斜于育种领域 , 直到国内可以自主培育出优良的作物品种 。
【食品饮料|鸡中之王白羽鸡,那谁是鸭王?】樱桃谷是在1959年成立的 , 到2017年被收购 , 经历了58年 。如果我们从一开始能自发改良北京鸭 , 或许一家名为“北京鸭育种”的公司 , 早就在中国家喻户晓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