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盐 Salt (2009)

导演: Michael Angus/Murray Fredericks

主演: Murray Fredericks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澳大利亚
上映日期: 2009
片长: 28分钟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摄影师莫里·弗雷德里克斯(Murray Fredericks)1970年出生于澳大利亚,自小跟随祖父母居住在悉尼,后来进入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艺术硕士,用相机定格世间万物则是他此生挚爱。从2003年起,弗雷德里克斯独自驻扎人烟稀逢的澳大利亚腹地,进行一组题为《盐》的拍摄项目,这一逗留就是整整七年——你在桥上看风景,却终于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导演迈克尔·安格斯(Michael Angus)便以这部同样名为《盐》的短纪录片记载下弗雷德里克斯独居拍摄的点点滴滴,一幕幕孤独的姿势。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为了完成摄影而独居盐漠的莫里·弗雷德里克斯 1840年,英国探险家爱德华·约翰·艾尔带着骆驼与羊群,由土著人领路,披荆斩棘来到位于澳大利亚中心区的平坦大陆——极目所见,并非葱茏叠翠的山岑或水雾氤氲的内陆湖,却是龟裂的地表和一汪白茫茫的盐沼。干燥的季风“呼呼”灌进爱德华的眼瞳,好像连悲伤的泪水也被蒸发,掉入无尽的盐籽中,摔成碎片……物换星移、流光偷转,几百年后弗雷德里克斯带着他的相机和三脚架走进同一区域,一切仍没有改变——

艾瑞尔湖(Lake Eyre)地处澳洲中心最低点,是一围季节性的内流湖,年均降雨量不足120毫米,但年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短暂的雨季结束,湖水蒸腾殆尽,干涸的艾瑞尔湖便缩小成一方缄默无声的盐池——没有啜饮的鹿,也没有栖息的飞鸟,环绕着非凡景观的只有无尽的孤独。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相机/三脚架/话筒,除了拍摄器材,在盐漠陪伴弗雷德里克斯的只有孤独 工整的几何形图案、望不见尽头的远方,荒野一般的艾瑞尔湖呈现出戏剧性强烈的风貌,像是大自然一幅极简主义的油画——弗雷德里克斯镜头里的艾瑞尔湖延伸着轮廓迷人的地平线,辽阔的视野游走在宁谧的静界中捕捉未经修饰的原始之美:湛蓝的长天,深褐的沙尘,钻石白的晨曦,玫瑰色的晚暮,浩瀚又璀璨的星空,还有烧红的碳一般开裂的湖床……不断更迭的色彩,为这片孤独的盐漠赋予最生动、最震撼的美。而弗雷德里克斯的动作也只是轻柔的,细微的,安静得只能听见快门按动时急促的“咔嚓”声,脱离了现代文明的滋扰,似乎繁华都市的喧嚣,都被这皑皑如雪的盐淹没。弗雷德里克斯看不到花开花败、四季轮回,但也不必理会世情炎凉、人际淡漠,宏观的风和微观的呼吸提醒着他生命还在继续,观赏、冥想,就是全部的感官体验,只是不用再把情绪起伏夸大,也可以纵情忘却分针秒针的移动,让时间凝结——原来与世隔绝,放逐于自然,在这孤独的真空中,才能发现最直击心灵、触及生命本质的美。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从空旷的盐漠仰望星空,弗雷德里克斯将浩瀚和璀璨之美捕捉下来 完成拍摄后,弗雷德里克斯接受访问时曾回忆说,“会有一些游客骑着单车来这儿拍照,也有一些为他们提供饮食和帐篷的小商贩。但它风景虽美却并不适宜居住,不仅常年刮风,也没有新鲜淡水,温度在零下和40摄氏度间骤变,几乎没什么动物可以在此存活。”所以,它注定是孤独的,到这来的人也注定要经历孤独。看着纪录片中弗雷德里克斯蜷缩在帐篷内读书,或是打电话向孩子倾诉思念舍不得放下听筒,那些他骑车留在盐滩上的痕迹,哪怕燃气炉一星跳动的淡蓝色火焰,每一个姿态,统统都是孤独的,而这些孤独释放出来,就成了他拍摄的一幅幅盐漠风景,这些风景同样有着孤独的姿势。作为欣赏纪录片的看客、观众,我们无法像弗雷德里克斯那样把孤独呈现得如此绚丽——我们没有在这片无垠的孤独中沉淀过自己的孤独,所以无法切换孤独的视角,也摆不出孤独的姿势。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艾瑞尔湖的盐漠虽美却一片荒芜,枯枝和弗雷德里克斯的姿势都是孤独的 弗雷德里克斯——这个为了追求艺术而攀登过喜马拉雅山、进入过阿根廷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摄影师,在片中看着总带有些许无法言明的淡淡伤感:与前女友育有孩子,父亲苦受癌症折磨,母亲已经去世,后来自己一只眼睛险些失明……但这就是生活,要面对,要承受,所以他并不比谁更不幸,作为纪录片的《盐》也无意于絮絮叨叨细诉弗雷德里克斯的忧郁,一切都只是真实的呈现;也正是这份真实才传递出巨大的孤独,仿佛侵入骨髓的孤独。就像弗雷德里克斯这些摄于艾瑞尔湖盐漠的照片,明信片一般瑰丽、精致,却少了些明媚的温暖——它们只是无限指向温暖,可永远到达不了温暖,这才是孤独的美——或许,像他这样孤独的人是不需要观众的,尽管他仍对未来和更多没被发现的美心存期待。

亮白的水渍,青灰的天空,广袤的盐漠,和一顶孤零零的帐篷;红褐色的湖底,如羽毛、如鳞片的火烧云,广袤的盐漠,和依然孤零零的帐篷——自然变幻万端,风景变幻万端,弗雷德里克斯一去一来间,原来只有孤独未曾改变,但他却用孤独的姿势,留住了孤独孕育的美,在沧海桑田后,成为一种打败光阴流逝的永恒。
弗雷德里克斯经常出入大小摄影展,他拍摄的作品也被全球多国博物馆、画廊收藏,而这部聚焦他拍片过程的纪录短片《盐》曾经受邀参与全世界70多个艺术节,并于欧美地区电视荧屏播出,2010年平遥国际摄影节举行过放映,是它在中国的首次亮相。弗雷德里克斯的照片不仅见证了各类摄影器材和高难度复杂图像生成技术的更新与精进,更是他对艺术的坚持、对生活的笃信、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解读——当人类无法左右的地理、气候因素形成无穷无尽的变幻景致时,弗雷德里克斯总会深入其中一探究竟,就像走进盐漠一样带着孤独上路,用孤独的姿势抓住这些易逝的、超然物外的美。看着片中明暗交替,还有弗雷德里克斯骑车远去的孤独背影,不禁想起1948年的老电影《珍妮的画像》中那支低吟浅唱的短歌,“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会去;风轻轻吹,海哗哗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人人都要去的地方——也许不是那片在艾瑞尔湖干枯时现出的盐漠,而是生命中任谁都无法躲避的一次次孤独。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弗雷德里克斯远去的背影,在盐漠留下一串孤独的车痕 太多人曾经、如今或将继续抨击社会物欲横流,但制片方和投资人依旧在为圈钱的项目忙得不亦乐乎,导演们依旧争破头抢滩大片市场,作家、编剧们依旧在为版权谩骂打嘴仗,明星们依旧画着浓妆艳压红毯、跑进真人秀耍贱卖萌,电影院老板们依旧数钱数到手软,观众粉丝影迷们依旧发着弹幕嬉笑怒骂神吐槽……喧嚣从未停止——这个时候,似乎太适合摒弃浮躁、静静自处,看看弗雷德里克斯的摄影,看看《盐》里孤独的弗雷德里克斯,看看纯粹的美,也看看孤独——以孤独的姿势。

附莫里·弗雷德里克斯摄影作品《盐》系列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摄影作品1-盐漠即为旱季时的艾瑞尔湖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摄影作品2-雨季时的艾瑞尔湖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摄影作品3-浓云密布的艾瑞尔湖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摄影作品4-阴天时的盐漠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摄影作品5-盐漠晨曦时的地平线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摄影作品6-清晨初阳渐渐升起时的盐漠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摄影作品7-入夜时的盐漠 为了捕捉原始之美,他以孤独的姿势在盐漠隐居了七年
文章图片
摄影作品8-盐漠的夜可以看见天空绚丽的星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