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初长成遇青春

按东北的习俗,我们都过阴历的生日,而在学校的生日让我无法与父母度过。他们便让我自选了假期的一天来过我这个16周岁的生日,这么多年了,从来没这样过一个生日,选择了周末。这天晚上我们找个饭店的一间包间为我这一生清静清净,轻松度过了这一重要时刻,从此我便在法律意义上算是个成年人了。
【吾初长成遇青春】记得席间老爸饱含真情和我说了好多话,关键词就是:恭喜成人,拥有不悔的青春,他对我永远理解与支持。我也很难得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说及一些平时不太愿和长辈交流的话语,老爸也是破天荒的点了瓶红酒,想和长大成人的我好好喝一顿。喝了一杯,不会喝酒的他就满脸通红了,从他的眼神里,满满都是对我的欣慰。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老爸,苍老的面庞上洋溢着蓬勃的气息,这一刻我觉得我真的长大了,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成长,而是他真的老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教育好我们这些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真是让他们头疼的问题。而被教育的我,也是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这个问题也真的是难度超级大,喧嚣的社会,浮躁的人心,海量的信息与知识,让我们这些被父母惯坏的独生子女难以承受外界世界太多的客观突发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困境和打击。
小时挨过老爸老妈的打,大概四五次吧,每次的过程我现在都记忆犹新。现在对父母好像已经没有儿时的那种依赖和信任了,许多话都是和朋友说出口,虽然痕迹已经很淡了。我不认为我做的不对,因为长大的我需要有自己的空间,需要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在这方面,老爸也是一向支持我。但想起小时候的挨揍经历,真是刻骨铭心。父母一直表示男孩从小一定要严厉些,否则大了再严就是亡羊补牢了。只是不能乱打,瞎打,要打得其法,打得其时,要小打解决大问题。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性格更为外向,没有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
看过一则有关于教育的文章,对现在的孩子,有主张放手自由发展的,有主张严加约束的,其实都只是缘木求鱼,以偏概全。在这方面上,父母倒是认为那句话说得好:小学靠打,初中靠骂,高中靠哄。这折射出管理学上的情境理论:不同阶段不同对象自然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父亲一直认为家长对孩子情商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为此,老爸总会和我多交流,多沟通。但确实是说教多了些,不时的我也感觉很厌烦。自从上了高中,他们不会和我说太多的学习方面的事情了,因为学习本来就是我自己的事情,他们也深知社会光怪陆离,人情世态,但也从未和我过多谈及社会的是是非非,指责时事,宣泄负能量。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我该多享受阳光雨露,该多怀抱梦想理想,该积极正常地成长。现实的复杂那是长大后我才需要了解的。
从小,在别人都在补课的时候,父亲就每天带我打篮球,看美职篮,看小说,甚至当时的我只上了两个月的幼儿园。我从小学业上也不是太伤心说实话,那时候父母有点上火,这些年也和我或松或紧地进行斗争。他们总是说,什么排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上一秒的自己。父亲初中时成绩也是很好,现在也多半达成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是因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养成是很关键的,这会影响我的未来吧。他们希望我的是会学习,并不是只学习。
前些天参加了学校为学长们举办的成人礼,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们的成长视频和一首首催人泪下的歌曲。看着家长们在视频里娓娓道来,点滴回忆,深情告白,想起了陪孩子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欢快烦忧,眼睛顿时湿润,忍不住去拭落下的泪花,青春的我们,更注重光鲜的外表和生活的享乐,但有几个能真正懂得父母这些年来为我们打拼奋斗的辛酸苦辣,有几个能为了自己的梦想头悬梁锥刺股,给未来的自己一个更好的爱的理由。
这几年的青春,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而同时对于养育我们长大的父母,更是他们人生中最宝贵、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 付出了心血,投入了精力,经历了苦乐,品尝了酸甜。但真诚地说一句:有孩子真好,因为人之生从此完整,世之界从此完善,命之旅从此完美。偷偷看过父亲写的日志,在短短一篇文章里几次提到感谢“我”。毕竟家有儿女初长成的他们在对我们的教育上也学会了变得成熟,坚忍,耐心,善良,有担当!在这样一个互相学习,充满亲情与爱的家风里成长,不负此生。
我们真的成人了,我们百感交集 ! 路,总要自己走 ! 在默默地注视着父母渐行渐远的身影时,心中祈愿:不想让他们老去的太快,因为我们总有一天会承受不来。而在他们看来,不需要我们飞黄腾达,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后悔走来时的路,不错过自己身边的人就足够了,而他们,看着我们的背景,就已经心满意足。
想想这一路一起走来的风风雨雨,心中不胜感慨。谢谢这个家庭带给我的苦与乐,忧与喜 ! 在每个日子都闪光的16岁,初长成人的我只希望不忘自己当初的梦想,珍惜所有值得珍惜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