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观点 — 城中村

城中村
—观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有感


1
除去多年前刚来深圳时在农民房中住过数月,现在我的办公室就在深圳某个城中村旁的办公楼里,这几年里我窗户的一部分场景就是城中村。一段时间里,我也经常横穿城中村到另外的一条街上去。除了看到步履匆匆的脚步,白天,不时滴水的狭窄通道中也常会看到另外一群人。这群懒散的男女把故乡生活上的节奏延伸到了这里,大部分的精力都留在门口的牌桌和闲聊上。同时我也曾碰到他们在搬家运货时漫天要价的嘴脸以及不负责任的工作习惯。


对于外来人,城中村一直以来并没有双年展中提到的“根”的认知,对曾经的居住经历更谈不上留恋,那里不过是外来人员临时的落脚地,大家都在努力的要从这种潮湿、幽暗、嘈杂的环境中尽快搬出去。即便非要作为安居来讲,这些大多数二十多年历史的“握手楼”有着先天的局限,它们并不具备基本生存环境上改造的空间和价值。和其它城市一样,城中村是每个城市发展史上的必然阶段,深圳城中村的独特性在于房东的巨富、租住人口的高频流动以及房子超高的密度。


观点|观点 — 城中村
文章图片
2
这届双年展的主场是在南头古城,一路看完总有一些莫名的别扭也并未收获意外。
关于深圳城中村的话题一直以来似乎都是城市研究者们一厢情愿的自说自话。城中村的存在只是激发了一群城市研究者、艺术家对其存在的好奇,迎合了城市研究者寻找特殊案例的课题需求。这些有意放大的城市-景观上的丰富性实际上更像是他们刻意塑造和维护的学术阵地,也是学生作业式的圈子自嗨地。在个人心理需求上,他们忽略文化、制度和区域的差异所呈现的研究可能会迎合国际上研究的方向,这些努力最终也可能会获得一张国际通行的名片,同时他们也会有意放大话题的社会影响。但这些抽象而有些复杂研究和城中村本身以及城中村的居民之间又有什么持续的关系呢?是否在心理认知上依旧是一块展览的飞地呢?


人们常说这个城市缺少文化,但也不至于因为缺少所谓的文化根基就需要刻意的制造。文化的根基不只是固守于城市和建筑的历史符号形式上,它一直以来不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吗?城中村的话题持续成为深圳双年展的重要部分是让人困惑的。反过来说,城中村中的展览是否正是城市研究者和艺术家现状的真实呈现呢?


观点|观点 — 城中村
文章图片
3
我们希望这个城市能提供给我们的是什么?
这个城市最特别的气质是刻意的庇护和干涉,还是给城市人群提供更多的,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公平机会呢?
【观点|观点 — 城中村】

我们又能为这个城市的研究做些什么?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每个人身上都带有当地文化的影子,那么这些文化的影子是怎样进驻到这个城市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这种影子是否构成某些混合的内容并可能以显性的方式生发出来呢?
作为广东文化圈层中一直以来的一块飞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更有效的融合和引导的可能性?


这个城市的居民如何自内而外的建立自信?
如何让人在这个城市中拥有存在的安全感?


城市研究者如何摆脱专注于具体形式上的执念而进行更多跨界性研究呢?
如何让这个城市的空间和建筑摆脱时下一味的潮流追赶和形式搬运的陋习呢?
设计者们如何放下对所谓国际视野的期待,放下精明和巧夺,从脚下出发平实的完成设计?
城市研究者如何从身边开始研究城市和建筑,不止于调研,止于深刻而有启发性?


以上的若干或其它是否可以持续而卓有成效的去积累呢?
我隐隐看到大量的不屑,还有人跑去资料里寻找反驳的证据和先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