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斤300元跌落到20元,“葡萄界的爱马仕”阳光玫瑰怎么了?

投稿|一斤300元跌落到20元,“葡萄界的爱马仕”阳光玫瑰怎么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刺猬公社 , 作者|弋曈 , 编辑|石灿
“真没骗我!这葡萄是来报恩的!”
小红书用户夏子第一次在小红书上购买水果 , 花费88元购买了5斤A级阳光玫瑰 , 她将这次购物体验称为“安全下车” , 并分享到小红书上 。
夏子在小红书仅拥有31位粉丝 , 但这篇分享“阳光玫瑰”的笔记意外获得了4000多赞与572个收藏 。
问世之初 , 阳光玫瑰葡萄曾在国外一串售价高达500元 , 平均一颗10元 。2015年后 , 阳光玫瑰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 , 当时在超市售价也曾一度高达300元一斤 。不过 , 阳光玫瑰葡萄的高奢水果形象未能延续 , 这两年阳光玫瑰的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 。
2022年8月 , 被誉为“葡萄界爱马仕”的阳光玫瑰前后两次因为“价格大跳水”登上微博热搜;在小红书 , 关于“阳光玫瑰”的笔记有4万多篇 , 5500件与阳光玫瑰葡萄相关的产品在售卖 , 其中果粒最大的品种均价也不超过20元 。
从300元一斤跌落到20元一斤 , 阳光玫瑰在这7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跌落神坛的第三年 , 赚过钱也伤过心阳光玫瑰葡萄是日本果树科学研究所培育多年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培育成功的新水果 , 日本人将其作为“奢侈品”进行精细化种植 , 还将其注册为区域公众品牌——“晴王” 。“晴王”由于产量少、卖相佳 , 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
2015年 , 国内开始引进阳光玫瑰进行批量种植 , 不少果农放弃其他葡萄品种改种阳光玫瑰 , 一时间种植规模迅速扩张 , 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几万亩 。当时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 批发价最高达150元每斤 , 零售价格最高为300元每斤 。
其实 , 在阳光玫瑰正式引入市场之前 , 葡萄种植业内就开始流传着——“五亩阳光玫瑰换大奔”的致富神话 。
2012年 , 周晓杰从神园葡萄大世界的徐卫东那里买了100株“阳光玫瑰”小苗种在葡萄园中 , 2013年少量结果后周晓杰第一次尝到如此香、脆、甜的葡萄 , 还有一股淡淡的玫瑰花香 , 于是他就把家中5亩“维多利亚”葡萄田全部高接成“阳光玫瑰” 。2015年长树 , 2016年投产 , 但培育技术不过关导致葡萄穗形不整 , 最终收购商出了2元一斤的价格 , 周晓杰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卖 。
为了避免穗形和运输影响阳光玫瑰的销售 , 周晓杰把一串葡萄剪成一粒粒的葡萄 , 放在饭盒中在微信朋友圈售卖 。
一个饭盒装一斤 , 定价30元 , 高定价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的心理 , 而当周晓杰售出数百盒后 , 供求关系也发生了逆转 , 专业做微商和水果营销的团队也找上门来 , 周晓杰的“阳光玫瑰”也开始发往全国各地 。最终 , 5亩地卖了15万元 , 亩产值3万元 , 是原来种“维多利亚”最高效益的3倍 。
而阳光玫瑰所带来的致富神话也在行业内产生了可复制的可能性 。2017年 , 云南建水一农场主依靠40亩阳光玫瑰 , 卖出700多万元;2019年 , 四川省西昌市太安村的陈光红也开始种阳光玫瑰 , 他种植的7亩多阳光玫瑰2020年卖出了107万元 , 净赚90多万元 。
高品质网红水果的定位加上高昂的零售价格 , 导致果农们热血沸腾地开始种植阳光玫瑰 , 纷纷渴望再现下一个致富神话 。
因此 , 2020年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已达80多万亩 , 供应量大幅递增的同时品质难以保证 , 价格神话自然不能延续 。2020年上市以来 , 阳光玫瑰的批发价大多跌至每斤10至30元不等 。
据云果产业大脑发布的《2022年中国阳光玫瑰葡萄产业数据分析报告》显示 , 2021年全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约31.21万亩 , 五年间猛增211.79% 。其中云南、湖南、江苏分别以4万亩、3.5万亩和3万亩的种植面积排名前三 。
其中 , 只有云南种植的阳光玫瑰品质较好 , 价格也相对较高 , 这是由于云南海拔高、紫外线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的自然条件所造就的 。
2022年 , 已经是阳光玫瑰跌落神坛的第三年 ,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阳光玫瑰价格下跌是必然 , 明年极有可能更惨 。这是由于全国各地都在种植 , 目前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万亩 , 而且区域种植跨度很大 , 南到云南、广东、广西 , 北到辽宁 , 气候土壤条件各不相同 , 导致品质参差不齐 。”
产量增加导致售价下跌 , 而今年的特殊天气又加剧了下跌的幅度 。
持续高温导致各产区成熟期趋于一致 , 四川、湖南、江苏、重庆乃至河南、陕西的阳光玫瑰上市期都撞到了一起 , 短期内供应量增加 , 再加上高温环境下葡萄品质有所下降 , 也是今夏价格持续回落的原因 。
在“中国晚熟葡萄之乡”四川省西昌市 , 阳光玫瑰的内卷情况更是严重 。
这里的晚熟葡萄种植面积在2020年已突破10万亩 , 那些“出落”得不够标致的阳光玫瑰只能被送入奶茶店作为原材料 , 更有甚者被送到泸州一家酒厂代加工企业制成果酒 。
【投稿|一斤300元跌落到20元,“葡萄界的爱马仕”阳光玫瑰怎么了?】对于阳光玫瑰葡萄被挤进酿酒赛道这一问题 , 刺猬公社曾向多位农业科普博主进行询问 , 得到的答案均为:这一品种并不适宜进行酿酒 。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华文也曾对媒体表示:“用阳光玫瑰葡萄酿酒 , 实在太委屈这个品种了 , 单论成本就控制不了 。”
果价革命的微观缩影一开始 , 阳光玫瑰被引入中国 , 其市场反响深深改变了葡萄种植者的认识 , 他们发现 , 通过提升果品获得高昂效益 , 是完全可行的 , 中国的消费者对于高端水果有意愿也有能力 。于是“阳光玫瑰”成为不打价格战走向精品化果业种植道路的“先行者” 。
然而由于利润驱使 , 阳光玫瑰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 甚至已经模糊了地域限制 , 从北到南 , 从西到东 , 阳光玫瑰葡萄开始在中国广泛种植 , 这也使得精品化又重回白菜价 , 这一切都像是一场水果革命的缩影 。
阳光玫瑰重回白菜价有两个关键性因素:一方面 , 量产之后 , 由于先天性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再加上部分地区种植技术不过关 , 导致品质不一 , 口感差别较大;另一方面 , 部分种植者追求高亩产 , 过度催早 , 导致品质达不到预期 , 这种短视的做法不仅破坏了阳光玫瑰的市场口碑 , 也严重损害了行业利益 。
中科院果树研究所专家王海波针对阳光玫瑰所带来的的这一段“价格革命”表示 , 增质才是盈利的唯一出路 。他始终认为:“所谓的高端水果 , 只不过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特定产物而已 , 随着消费、种植等环境的变化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 。价格波动由市场决定但品质却能自己决定 , 优质品种依然能卖出好价格 。”

褚橙的创始人褚时健也曾说过 , 供求关系改变 , 拼的就是品质 。褚时健培养橙子时把传统橙子中白色的硬梗和絮状物降到最低 , 然而这些细节功夫此前从未被重视 , 多年后同行才体会到个中差距 。
从小众精品到遍地开花 , 阳光玫瑰葡萄的价格革命用五年就已走完了夏黑、玫瑰香等传统葡萄品种十年乃至更久的道路 , 之所以如此迅速 , 也和生鲜电商激烈竞争的大环境紧密相关 。
生鲜电商来势汹汹 , 平台的爆品销量策略既能让消费者尝到平价产品 , 又为农产品种植者带来薄利多销的渠道 。但可复制、可规模化后也可能会打击到生产端出品高品质农产品的热情与积极性 。最终 , 一些原本有潜力的高端水果产业可能会失去溢价能力在市场上昙花一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