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一个真切的感受:一个能把饭菜做得好吃的人,一定是个聪明的人。
一道菜,要怎样做,加哪几种佐料,什么时间加、加多少,火候的大小怎样随着时间和菜去调整,都是时间和经验累积的学问,错一点,可能整道菜的色香味就差了一个等级。
我们不会对自己做的菜很苛刻,毕竟我们不是厨师。当你是一个自己做饭自己吃的人时,在学做菜的过程中,除了能学到每道具体的菜的做法,也能悟到很多其他的哲理。
1、做菜需要认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你不认真去做一道菜,而是随随便便地切,三心二意的炒,那么做出来的菜很可能是惨不忍睹的黑暗料理,这种失败几乎是立马会显现出来的。它不像其他的失败,可能要酝酿发酵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我好像失败了。
不认真炒菜是吧,那面临的结果就是难以下咽的,这就是“自食其果”的本意啊。
2、做菜需要耐心做菜急不得,有些汤类菜洗切煮前后也需要耗费2-3个小时,最后才能煲出一锅好喝的汤。炒菜时,不是火越大越好,火太大了容易糊,那就不可能把菜炒好吃,相反的用小火慢慢地去炒,既避免了把菜炒糊,也能最终把菜炒熟。
我是做老师的,我经常会觉得为什么我讲得那么清楚的东西,还会有不少学生没有理解。我忍不住向他们大吼:“你们这堆菜快点变熟啊”,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做菜与上课】每棵菜由生到熟,不是一个时刻的事情,是一个时间段的事情。对有的菜来说,变熟需要的时间少,对有的菜来说,变熟需要的时间多。须有耐心接纳他们自己变熟的节奏,对着他们大吼显然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因材施教便是如此。把学生看成一棵菜,你就不再对他们有这么多的负面想法。
3、做好菜也需要元认知能力每一道工序都不是机械完成的,同一个菜做给不同的人吃也有不同的做法。做菜的过程也需要主动的思考提高做菜的效率和效果:切菜时想,这样切是不是比较容易熟,比较方便夹菜,或者比较美观。
炒菜前想,我准备炒哪几个菜,营养搭配均衡吗,量合适吗;按怎样的顺序炒比较合理,需要的佐料都准备好了吗,主食选择哪一种……
炒菜时再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调火,加水,加油…
最后吃菜的时候也要进行反思,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下回怎样才能把菜做好。
如此这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炒菜者。
跟别人上课,也要前思后想,做好十分的准备和足够的反思,上课的时间还得耐心等待,思维由模糊到清晰不是一件自然发生的事情,需要主动的努力和刻意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