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的那些事(二)

让座,高中看过一部小说《搜索》,后来被翻拍成电影了,(我圆圆就这样被赵又廷拐走了)整个故事的导火线就是从一次公车让座与否的事件开始的,叶蓝秋在遭遇癌症晚期的噩耗累到不行后,坐公车的路上,一老人讽刺她不让座,然后她撩撩裙子,反击一句,“要坐,坐这”然后拍拍大腿,被一实习采访人员po上网然后引发社会热议。

这种道德绑架总是被无数次讨论到,记得某乎一个回答是“当我看见股票市场上生龙活虎的老人上了公车后,我再也不让座了”,这个回答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也渐渐成为了我20岁就开始不那么主动让座的借口,还有答案提到说是让座会让那些“半老人”自卑,就是认为自己没老,或者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已经老了的,自尊心极强的人吧,也是我自我安慰的借口之一啦。当然,也总有软下心肠的时候,看到老弱病残,还是会让出来。
【公车上的那些事(二)】电影中出现的倚老卖老的,现实中也在新闻中出现过。港真,我自己也遇见过,只是没那么露骨,他们会以非常巧妙的形式来讽刺我,然后仗着道德这张底牌来给我压力。幸好我做人比较对得住自己,看到这些老人真的挺反感的。
有其他想说的是,其实我经常会通过看到一个老人的气质,决定是否要让座给ta,比如说,我会观察ta的眼神,衣着,还有上车那一刹那的动作,觉得这个老人是否真的需要别人给ta让座,或者说是否值得让座给他。这样好像有点八婆,但是,当我踢完足球累的要命,走了几公里终于上车,等了几个钟终于刚坐下,我真的要牺牲掉这么点能恢复下的机会,来给一个刚睡醒出去打麻将的“老人”让座吗?或者说就是ta,刚在股票交易所喊得声嘶力竭,而我输到扑街,也要忍气吞声地站起来跟着车,一起摇摆?
再扯一点,我想起之前在学校巴士上转悠时,遇到的一对老教授,可能有七十多了吧两人?但她坐在车上跟丈夫总是很安静,真的要说话时,就低下头拿手半捂着嘴,那趟学校巴士总能给我反观自己在坐车时的表现。
让全车听他讲电话的山寨机使用者,或者高谈阔论哪里咸鱼够臭的退休老人,这些副嘴脸,你们真的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