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我们从吃开始谈起

中国的文化,其实与吃密切相关。
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受雇叫“混饭”,受人欢迎叫“吃香”,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受偏爱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没人理会叫“吃闭门羹”,有苦难言叫“吃哑巴亏”,嫉妒叫“吃醋',负不起责任叫”吃不了兜着走”。
吃是如此重要,围绕着吃所诞生的一系列服务产品自然也就显得格外受人关注。
说到吃,其实大致分为三个状态,也就是 “吃之前”,“正在吃”,以及 “吃完了”。

吃之前,我们会考虑吃什么、在哪吃、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和谁一起吃。
正在吃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拍照分享。
吃完之后,我们或许会去点评菜是否好吃,分享美食的故事,又或者因为吃的太多而需要减肥。
回顾现在国内饮食餐饮行业的产品,莫不是围绕着这三个方向做文章。就以在哪里吃为例子子,在哪里吃,又含有2大方向。一是在家里吃,一是在外面吃。
在哪里吃则涉及到可能是自己做,也可能是叫外卖,甚至是让大厨上门给你做。在外面吃则可能涉及到如何发现不错或者便宜的餐厅,发现之后如何去预定等问题。
而自己做,则又会遇到食材在什么地方购买(生鲜电商服务),食材如何方便快速的运送到家中(一公里内快速送货到家中服务),以及如果我不会做的话有什么参考食谱(菜谱类应用)。
昨天和前天,我简单的分析了阅读APP追书神器和周边游APP周末去哪儿。
接下来几天,我会系统的梳理下所有跟美食相关的产品。希望通过这个系列的梳理,让大家对美食这个行业有一定的基础印象。
【不如我们从吃开始谈起】这些文章谈论的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看法,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指出。
(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