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25起融资,融资总额超14亿,国内早期医疗投资为何能逆“寒冬”而行?

投稿|25起融资,融资总额超14亿,国内早期医疗投资为何能逆“寒冬”而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动脉橙果局
“把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 。”
近日 , 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提到 , 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将面临着持续衰退、消费能力大幅下降的情况 , 也就是说资本寒冬将从各个领域席面而来 。
投稿|25起融资,融资总额超14亿,国内早期医疗投资为何能逆“寒冬”而行?
文章图片

2022年8月早期医疗融资情况梳理
但医疗早期融资市场似乎并未受到影响 , 反而处于持续增长态势 。据动脉橙果局不完全统计 , 我国医疗健康领域8月共发生25起早期投融资事件 , 融资总额约为14亿元 。
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早期医疗投资市场能逆寒冬而行?这其中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再从企业角度来看 , 究竟怎样的初创企业能受到资本青睐 , 他们之间是否有一些共性的特征?
最后回到投资机构端 , 他们基于医疗早期的投资逻辑究竟是怎样的?为解答这些疑问 , 动脉橙果局将从8月早期医疗融资数据中一窥究竟 。
01 早期医疗投资为何而“热”?投早正在成为一种共识 。
这并不是凭空揣测 , 而是有真实数据作为支撑 。据动脉橙果局此前统计 , 2022年上半年 , 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121起早期投融资事件 , 融资总额近百亿元 , 无论是融资事件数还是融资总额 , 都远远超过了去年一年的数据 。
数据的大幅度增长不是没有原因的 。
首先从源头来看 。近年来 , 受迫于“绩效考核”的直接压力 , 科研院所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 , 去鼓励科学家创业 , 并竭尽所能地去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 , 核心目的就是希望推动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能够转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一批科学家率先走出了实验室 。
其次从整个医疗市场来看 ,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原始创新技术 。当前 , 我国医疗领域已经跨过了在传统商业模式下 , 以“国产替代”为主旋律的创业时代 , 低垂的“苹果”已经摘得差不多了 , 未来更多的机会必定是留给那些 , 真正具有原始创新技术且能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型企业 。
最后从投资机构端来看 , 投资界限变得不再清晰 , 投资机构被迫将重心转向早期投资 。
近年来 , 医疗领域上市企业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 , 以2021年为例 , 在98家上市企业中 , 有31家企业成立时间小于10年 , 这与以前医疗行业15-20年的上市周期明显大幅压缩 。
当上市变得越来越“容易” , 相应的 , 投融资的节奏也在加快 。根据动脉橙发布的《2021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资本报告》显示 , 2021年 , 我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达到创下历史新高的2192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32.84%;融资交易数量达到1362起 , 同比增长77.57% 。
值得一提的是 , 很多初创型企业都在一年之内完成了2轮甚至是3轮融资 , 这样的融资速度是远超从前的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快速匹配”的投资环境下 , 投资界限将变得不再清晰 , 以往只专注中后期的投资机构 , 很难再找到一个合适的点从中间切入 , 只能将目光聚焦到早期项目 , 从“0”开始培养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我国医疗领域已经从以前的“模仿”跨入到了“创新”阶段 , 因此无论是创新源头 , 还是以投资机构为主的产业端 , 都将重心放在了早期 。所以 , 即便是遇到资本寒冬 , 那些真正具有原始创新技术 , 且拥有巨大市场空间的初创项目 , 永远都会受到资本追捧 。
02 初创企业融资标配:牛人团队+硬科技方向弄明白了早期医疗投资市场为何能有热度之后 , 接下来我们就回答具体的问题 , 即怎样的初创企业会受到资本青睐?
通过对8月完成早期融资的25家企业进行一一分析 , 动脉橙果局总结了两个共性的特征:一是创始人均为科学家 , 且核心团队技术背景深厚;二是初创企业都瞄准了前沿科技领域 , “硬科技”属性较重 。
先说第一个特征 。
根据动脉橙果局统计 , 在8月完成早期融资的25家企业中 , 创始人均有科学家背景 , 并且其后面的核心团队也同样如此 , 且这些科学家大都出身于国内或国际一流科研院校 。
以8月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的晶核生物为例 , 其创始团队是四位博士 , 其中余海华博士曾就职于GSK , 从事新药研发10多年 , 后加入华益科技 , 负责分子影像与药物研究;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王羽博士曾在Endocyte(已被Novartis并购)、Eli Lilly等国际知名药企从事小分子核药等各种靶向偶联药物研发20余年 , 具有美国多个NDA和IND的新药研发经验 。
事实上 , 科学家加持创始人身份 , 也符合当前医疗领域创业的基本规律 。一方面是政策导向 , 鼓励科学家创业;另一方面是医疗领域正逐步向高科技领域延伸 , 当下的初创企业比过去更需要具备“硬”实力 , 所以对创始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但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 , 科学家创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 真正能成功走出来的是极少数 , 因为从一个科学家转变为企业家 , 其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这里面包括科学家的认知 , 以及市场资源的链接和科学家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等等 。
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尤其是对于当下国内绝大多数的科学家来说 , 他们囿于这样或那样的束缚 , 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核心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了在8月完成早期融资的初创企业 , 都在尝试采用“科学家+职业经理人”的团队管理模式 , 即科学家负责技术研究 , 职业经理人分管企业运营 。
这样“搭配干活”不仅能扫清科学家在创业时的盲点 , 同时也能将两者的优点最大化 , 这必然会成为未来趋势 。
说完人 , 再来说说第二个特征 , 即初创企业都聚集在了硬科技领域 。
据动脉橙果局统计 , 在8月完成早期融资的25家企业中 , “硬科技”企业占比100% , 其中生物医药类企业18家 , 占比72%;医疗器械类企业7家 , 占比28% 。
再做进一步分析 , 在这25家企业中 , 70%以上都聚焦于肿瘤、心血管等当前处于重度临床需求 , 且很多技术需要突破的医疗细分领域 。
【投稿|25起融资,融资总额超14亿,国内早期医疗投资为何能逆“寒冬”而行?】以8月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的泛恩生物为例 , 为解决缺乏全面抵抗和改造实体肿瘤微环境能力这一技术难题 , 泛恩生物采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高通量筛选平台(HAP) , 在肿瘤微环境中系统研究了每个基因对T细胞的迁移、增值、功能和微环境改造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通过全基因组T细胞信号优化技术平台 (GSOP) , 获得最佳的基因组合 , 全面提高了CAR-T与TCR-T细胞向肿瘤浸润、持续维持增殖与杀伤效能、改造肿瘤微环境等方面的功能 , 实现了对实体肿瘤的有效治疗 。
事实上 , 初创企业之所以要去“啃”这些硬骨头 , 其实是必然的 。因为在当前的医疗领域 , 每一个成熟的细分赛道基本上都已走出了头部企业 , 初创企业若想要分到一杯羹 , 就必须得拥有能打破行业垄断或者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性技术 , 且这项技术是能真正解决临床需求的 , 而且还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
一位资深投资人告诉动脉橙果局 , “投早”其实并不在于创始人 , 更多的是关注技术本身和赛道选择 。这是因为创始人在早期其实有很多特征没有表现出来 , 因此也看不出来今后的发展 , 即便是创始人存在“短板” , 也并不可怕 , 因为这都可以通过后期去逐步解决和完善 。
所以 , 初创企业的“长板”必须要足够 , 这个所谓的“长板”就是初创企业要选择市场空间较大的赛道 , 且自身要拥有过硬的技术 , 这才是真正推动企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
03 当投早成为新趋势 , 投资机构应如何“与时俱进”投资机构永远是早期医疗投资市场的焦点问题 。
据动脉橙果局统计 , 在8月完成的25起医疗领域早期融资事件中 , 共有61家投资机构参与 , 数量较上月增加了32家 。
除了数量大幅增长 , 投资机构的多元化也成为一大特征 。通过对这61家投资机构进行分析 , 橙果局发现 , 除了有高瓴、君联等头部机构加持之外 , 还有很多地方区域性风投基金 , 例如本月完成早期投资的深圳市高新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东湖高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山市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这些地方性基金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孵化当地早期项目 。
除此之外 , 作为创新源头 , 科研院校当前也在募资天使资金 ,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清华系的水木创投和荷塘创投 , 他们都是清华工研院下设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专业投资机构 , 核心任务就是投资清华系的科研成果 。
虽然投资机构当前都在往早走 , 但与科学家创业一样 , 也存在诸多难点 。
首先就是如何精准触摸到科学家资源 , 国内科研院校项目相对封闭 , 如果没有“桥梁” , 投资人很难介入 。
其次就是如何甄别科学家项目 , 不同于中后期投资 , 面对的都是相对成熟且经过市场验证的项目 , 早期医疗项目不可控性强 , 因此评判的维度更多也更加复杂 。
最后就是如何陪伴初创项目快速成长 , 对于早期项目来说 , 资金可能不是唯一重要的 , 更重要的是投资机构能否给予他们所需的“投后服务” , 这比“钱”要来的更有成效 。
那要如何解决呢?
第一点是要做行业研究 , 主动发掘优质赛道 , 再深入的研究这个赛道里面的公司 , 然后再去匹配早期投资标的 。
第二点是要去打通链接科学家的多渠道 。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就曾谈道 , 要接触好的早期项目 , 朋友推荐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来源 , 再有一个是平台的互动 , 包括一些赋能和行业活动;然后就是行业研究方面 , 积极参加行业内的展会;最后是扩展 , 主动结交关键人 。
除此之外 , 我们也看到不少投资机构正在通过创立孵化器、培训营、科学家论坛等形式 , 从不同维度去链接更广泛的科学家资源 。
第三点是要学会转化视角 , 在与科学家创始人交流的过程之中 , 要把自己也当做这个团队的创始人 。这样的“共情”互动 , 一方面是能与科学家尽快取得信任 , 另一方面也是更全面地了解这个科研成果 , 它应该要做出一个怎样的公司 , 这其中又有哪些机会 , 这个初创公司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走什么样的路径等等 。
第四点是要打磨自身的投后能力 。这非常关键 , 正如前面所说 , 科学家创业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 所以 , 投资机构要去深度参与到具体的项目孵化之中 , 并且要有一定的执行力 。
创新工场执行董事暨前沿科技基金总经理任博冰曾谈道 , 投资机构在早期项目上要具有针对性的覆盖、认知和执行力 , 要去帮助科学家取得阶段性进步 , 例如打磨和验证技术 , 以及组建一个包括前瞻和落地的团队 , 只有这样 , 才能使初创项目团队成长 , 投资机构也因此能获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