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世界尽头》-- 从不想长大到反全球化

看完才知,这是继《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之后“血与冰淇淋”系列的第三部。看过前两部的自然懂,这片是什么走向了。血就不用说了,好在换了颜色,以避免血腥盖掉它的真正主题。冰淇淋么,就得仔细找找了。

【《世界尽头》--|《世界尽头》-- 从不想长大到反全球化】

《世界尽头》--|《世界尽头》-- 从不想长大到反全球化
文章图片
《世界尽头》--|《世界尽头》-- 从不想长大到反全球化
文章图片
《世界尽头》--|《世界尽头》-- 从不想长大到反全球化
文章图片
本片的喜剧效果的呈现,和前两部略有不同。在高能剧情开始后,剧情紧张多于幽默。大部分的搞笑任务都肩负在前半段西蒙·佩吉的那张嘴上了。比如在各种危急关头讨论该怎么称呼外星人,以及英语代词的用法。好在效果还不错,能让我笑好几次的电影如今已经不多了。当然除了搞笑,血与冰淇淋怎么能少了血。厕所大战小青年和四腿合体双胞胎之战恰到好处,让观众high起来却又不紧张过度,更多的精力能用来领会其中的笑点。
那《世界尽头》不想用血腥盖掉的主题是什么呢?西蒙·佩吉演的Gary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不仅发小们批评他,女神批评他,外星人也批评他。没有家庭,没有事业,没有孩子,没有成就,他也没怨天尤人,反而看上去比所有人都快乐。其实他又有什么错呢?人生的终极奥义是快乐,而每个人获取快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不想长大的彼得潘们,他的快乐就是最简单的have a good time。性命危在旦夕时,只有他仍然要坚持喝完12杯酒。这是他所仅有的东西了,为什么发小女神外星人们要说三道四呢?
拒绝长大的情结,或名“彼得潘综合症”,其实是和怀旧挂钩的。Gary带着发小们回到故乡,正是为了怀念过去。片中的小镇似乎和20多年前毫无两样,但正如女神说的“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sort of different. It’s just weird.” 怀旧的人们最无力的,便是周遭的世界不可避免的一点一点的改变,而且是同质化的改变,美其名曰“全球化”。所有酒吧都变得一模一样,所有的咖啡店都变成了星巴克,各式各样的音乐都变成了流行歌曲,不管是仰望星空的还是祭拜神灵的人都转而低头看着手机。几千年散居的人类各自孕育出的璀璨的精彩的不同文化,都消失于一统的美式连锁和互联网旗帜下。作为和美国文化紧密而尴尬的相连的英国人,想必对此格外敏感。影片高潮部分西蒙·佩吉对外星人“大台灯”的一通痛骂,正痛陈了这一心声。
一心要搞“银河系互联网一体化”的外(mei)星(guo)人的一句”fuck it”,撒手而去,同时带走了人类的一切科技。日子还是得过,被削掉半个脑袋的霍比特人继续做房产中介,女神和男配归隐田园,最如鱼得水的是Gary,反倒带着几个外星人余孽have fun了起来。说到女神,罗莎蒙德·派克演一群神经病中间的唯一正常人的时候,别有一番喜感,比如《巴尼的人生》,比如本片。
另外一个发现:血与冰淇淋三部曲,要命的分别是僵尸、外星人、英国小镇居民。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