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
1。
趁着周末和朋友去郊外走走,下午回来的时候正是5点多,地铁人流高峰期。徒步了几个小时以后的我脚底感觉有些酸痛,靠在车厢壁上做休息状,不知何时旁边多了个三四岁左右的小男孩,一直在要妈妈抱,娇气的声音引人注意,我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小男孩眼里满是不乐意,一直抓着他母亲衣摆,要求抱他。做母亲被磨得妥协,只好在拥挤的人群里弯下腰抱起他,要求终于得到满足的小孩不再哭闹,趴在母亲肩头。过不了多久,那个小孩又回到了自己站着的状态,想必是母亲抱累了吧。小男孩又不愿意了,一直做哭打状,人多,距离近,即使他母亲说得很小声,我也听见了,“妈妈很累了,抱不起你啊,宝宝乖,自己站会儿,很快就到了。”小男孩依旧不依不饶。
车厢里坐着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成群结队的聊得正欢,没有注意到人群中的小男孩。到大学城北的时候空了个座位出来,有人让小男孩坐了上去,由于他体积小,只占了一小部分的座位,于是做母亲的让小男孩的姐姐也坐下了,瞬间那小孩又闹腾起来,声音已经足够引起半个车厢人的注意,原来他就是不想让姐姐坐,他要一个人霸占那个大座位。
坐在旁边的阿姨看不下去了,开口说:“小朋友,你这么闹可不受大家欢迎的哦,有位置就要让人坐,而且姐姐还可以扶着你,这样大家都好。”小男孩看了一眼旁边的阿姨,不敢作声了。可是他姐姐刚一坐下去,他马上就用手推开她,搞得姐姐有些尴尬。阿姨又开口了:“小孩子不能这么惯着,在公共场合就要有规矩,现在那么小就这样任性,以后还怎么得了。”这次是对着做母亲的说。我抬眼看了一下那个母亲,她显得很局促不安,耳朵都红了,一直在轻声地教育着小男孩,他却无动于衷。
直到我下车,小男孩都处于一种不爽不安的状态中。
朋友看我若有所思,问我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我直言:“小孩子,家长不教,自然会有别人替你来教,那个时候,可就没有那么温柔的方式了。”
看得出来,那位母亲对孩子的宠爱,真是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也可以理解,二胎男孩自然恃宠而骄。但我并不认同,那母亲的教育方式。
英国哲学家洛克有言:“一般人教育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没有使儿童的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习于遵守约束和服从理智。‘自然’很明智的使得做父母的人无不爱护自己的子女,但是那种自然的爱一旦离开了理智的严密地监视,就极容易流于溺爱。他们爱护自己的子女,这个原是他们的责任;但是他们常常连子女的过失都放纵不管。”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文章图片


2。
寒假的时候听朋友讲起,家里让人心烦的事情,多数是源于亲戚的小孩。一到放假,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的小孩到家里玩,众多小孩中就数姑姑家的小孩H最难搞。
他是家里的弟弟,哥哥比他大了十多岁。家里人都疼爱他,好吃的好玩的都让着他,因为他最小。于是造成了他从来不懂得分享,更从来不知道谦让。
到了大舅家,还跟在自己家里一样,想吃什么就毫不客气地到冰箱里拿,想玩什么就从妹妹手里抢,别人跟他讲道理,他就摆出一副我就这样你能拿我怎么样的神情,碍于兄弟姐妹的关系,谁也不好发脾气。
有一天一群小伙伴在客厅玩,朋友就坐在沙发上刷手机,一抬头就看到H很野蛮地从妹妹手里把她刚分下去的巧克力抢了过去,一边撕开包装袋还一边无所谓地看着妹妹哭。朋友是在气到不行,这可是在她家里,怎么可以这样无理。于是她一把抢过H手里的巧克力,还给妹妹,H一脸无辜,问朋友:“你为什么抢我的?”朋友也没看他,就说:“你为什么抢妹妹的?”H表示不服:“我就抢!”朋友也毫不客气:“那我也抢!这是在我家,你再这样捣乱,就给我出去!”
后来H就说:“姐姐(我朋友)最凶了,我怕死她了!”朋友后来跟我说起的时候,还觉得气愤,要不是自己姑姑的小孩,在别人家里这样没礼貌没家教,早就想揍他了,哪还让他这么嚣张。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家教育的过错,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
是啊,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家里任性点没什么,还觉得他吃得多是好事,长得快;觉得他调皮点是好事,是灵活的表现;甚至觉得他会还嘴是好事,嘴上功夫了得……殊不知,那些在你眼里看来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别人眼里,就是没家教的表现。
那不是可爱,那是无知!那不是灵动,那是没规矩!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文章图片


3。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从小到大,父母教给我的,做人首先就要有礼貌。“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我不知道那许多刚刚生完二胎的父母如何想,但是爱孩子,要有个度。出于父母的眼光,孩子的许多做法都值得原谅,或是赞赏,但是,他作为一个将来要独自走向社会的人,那些在父母面前的幼稚举动是万万不可取的。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当孩子们闯了大祸犯了大错,你就说“我就是拿他没办法啊。”,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这句话来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借口找台阶下,孩子们以后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难道不会想,“既然没办法,那就干脆让你一辈子都没办法好了”。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角色,父母的所有引导,都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走向,只有正确而强有力的引领,才有可能让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你认为的好孩子。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文章图片


4。
“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长成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现有任何不对劲的时候,都应该努力帮助孩子去改正、去学习,而不是贪清闲,随口说几句就过去了,那样只会让孩子越发盲目、越发嚣张,要是等到无法挽回的那一天才幡然醒悟,就是在太不应该了。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他们受到了不幸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就像每棵庄稼都渴望成长一样。希望年轻的父母们都能掌握好度,别在该严厉的时候,放松了手;也别在该鼓励的时候,吝啬你的温柔。
教育的最大奥秘是让孩子觉醒,任何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愿每个孩子都能成材,成长为让父母骄傲的好模样。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文章图片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文章图片
-- end --
文丨鱼鳍
图丨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