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的,不只是这部8.5分的纪录片,更是那个永不过气的偶像

圈粉的,不只是这部8.5分的纪录片,更是那个永不过气的偶像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近一段时间,朋友圈被央视的一部纪录片刷了屏,而正赶上剧荒的我,光是“苏东坡”这三个字的片名,就让我迫不及待地按下了播放键。

每集25分钟,总共六集,将这个“宇宙间难得一见的有趣灵魂”的故事娓娓道来,也在150分钟的时长里,圈粉无数。

纪录片原来也可以这样美
近些年,随着几部口碑极佳作品的出现,让纪录片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再一次受到大众的关注,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对于味蕾和泪腺的双重触及,还是《我们诞生在中国》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真诚解读,都让观众不禁重塑了对纪录片的认知,感叹纪录片原来也可以这样美。
而这部《苏东坡》,依旧没有让人失望。
充满古风意味的片头曲一结束,当我还没有设想好将有一个怎样的开头的时候,就被画面的第一帧深深震撼:在轻微摇晃的特写中,一个被端着的托盘上,几个精致的小碗里,盛着令人垂涎的东坡肉。镜头随着托盘一路前行,从后厨来到了前厅,被虚化了的人声鼎沸中,一下子将几千年前的一个文人拉回了市井地气。
圈粉的,不只是这部8.5分的纪录片,更是那个永不过气的偶像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我沉浸在这样一个独具匠心的开头的时候,第二个惊喜接踵而至,画面上出现了邓丽君的影像,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从另一种维度诠释着这位即将登场的宋代文人。这样的开篇,让我对后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以前对于纪录片,总是敬而远之,相较情节跌宕的电影电视剧而言,觉得纪录片的故事性似乎略逊一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对纪录片产生了偏爱,因为一点点发现,其实纪录片反而是用更多元的角度去讲故事。
记录片《苏东坡》通过专家解读、实景拍摄和情景再现这三个维度,将这个千年前的文人一点点还原。国内外各大名校的教授陆续出镜,用不同的方言、语种,从专业的角度解读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和诗词作品,而当我在其中看到了叶嘉莹和余光中的时候,不禁感叹也许只有央视才能呈现出这样的卡司阵容,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部片子背后所承载的重视与用心。
圈粉的,不只是这部8.5分的纪录片,更是那个永不过气的偶像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时,一组组实景拍摄又借现代人的目光,通过旧址、博物馆等影像,换了一种口吻和叙述方来还原苏轼。无论是造福一方的苏堤,还是传承至今的东坡肉,无论是博物馆里的珍贵遗作,还是研习者的热衷推崇,在现代的镜头中,苏轼其人与其作,似乎都在若有似无地出现并感染着当今大众。
最后一种角度,便是情景再现。摄制组一是通过演员演绎,将过去的相关历史事件再度呈现,而是运用科技手段,让描述当时风貌的古画“动起来”,也让作品上的苏轼“活起来”,古代绘画与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以及多种维度的应和展示解读,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更加立体鲜活的苏东坡。
其实,与其体裁的表现形式不同,纪录片更多的是聚焦在“镜头语言”,也就是更重注画面的表现力。在这部纪录片当中,远中近景完美交替,小到特写的荷尖新露,大到航拍的山川湖海,就连采访对象出境时,都运用了不同的机位和景别,在沉浸于完美的画面观感的同时,更加感慨制作者们的匠心与用心。
当观看变成了享受,我们恍然明白,原来纪录片也可以这么美。
我们为什么爱苏轼
一位专家在解读苏轼的时候,做了这样的一个比喻,他说如果可以选一个人一起出游,他不会选择李白,因为李白过于理想化,现实感不强,也不会选择杜甫,因为杜甫现实感又太强,过于低沉,他说他会选择苏轼,因为他介于二者之间,实在是一个有趣的人。
我想,这个假设也许就道出了苏轼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个千年前的文人,能够被人们至今传颂敬仰,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为什么爱苏轼?
圈粉的,不只是这部8.5分的纪录片,更是那个永不过气的偶像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作为诗人的他,无疑给华夏的文学宝库留下了重要的瑰宝,那一首首流传至今的作品,自然成了我们爱苏轼的理由。既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精妙比喻,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性思考;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大气磅礴,又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坦荡不羁;既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夫子柔情,又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景,苏轼总能用自己精妙的字词和独到的见解,洞穿世间的所有悲欢。
苏轼的作品固然是我们爱他的理由,但才情出众的古人并非只他一人,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仍对他念念不忘的,我想,更多的是因为他处世的态度与旷达的心境。
回望苏轼一生,概括为“坎坷”一词并不为过,从最初的崭露头角、才华初显,到后来被“乌台诗案”改写了命运,被贬黄州之后,苏轼的人生可以说是跌落到了谷底,但也就是在这里,苏轼开始了人生当中的另一种选择,他适时调整心态,让自己以更丰盈的生命,去和这片博大的土地相遇。
苏轼的经历以及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似乎离当下的我们甚是遥远,芸芸众生的我们,不会遇到敌党的污蔑迫害,也不会经历从朝野到市井的跌落,但我们仍旧可以从苏轼身上学来应对当下日常的功夫。
圈粉的,不只是这部8.5分的纪录片,更是那个永不过气的偶像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实,苏轼留给我们最大的受用之道,便是他那种无论身处何境,都泰然旷达的心境,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境遇,他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虽然处在低谷,苏轼仍抱着淡然的心境,远离纷争的他开始享受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开始匠心独运地烹饪东坡肉、东坡饼,他大部分经典之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写作完成的。甚至到后来朝廷将他重新召回,但重返名利场的他早就厌倦了朝野之争,比起政治抱负的施展,苏轼更希望自己可以回到地方,真正为百姓做一些实事。
无论是被贬下放,还是功名再复,沉浮于宦海的苏轼在任何时候都能以一种泰然旷达的心境去平衡周遭,调和内心,这种强大精神动力的来源,也许正是那种“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独立思考与笃定坚守。
有了它,便有了“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的独特立场与旷达心境,便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无关乎外界、惟在乎己心的强大内在,更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不以物喜与不以己悲。
苏轼的作品流传至今,而作品背后的境界与情怀,那种人格魅力和精神导向,那种“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生信条,对于当下纠结于得失,周旋在取舍的你我而言,无疑使他成为了一个永不过气的偶像。
圈粉的,不只是这部8.5分的纪录片,更是那个永不过气的偶像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圈粉的,不只是这部8.5分的纪录片,更是那个永不过气的偶像】“人间有味是清欢”,愿这句来自千年前的回答,帮我们在时忘初心、不明己求的当下,找到那一片细雨斜风,寻回那一抹淡烟疏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