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阅读一本书》

其实,第一次看到这本书书名的时候,我是拒绝的,我都读了十几年书了,即使去掉教材怎么着也有几百本吧,如何阅读一本书,我还需要一本书来教我吗?可是当我真正沉下心来打开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时,猛然发现,以前的书都白读了。



谈《如何阅读一本书》
文章图片
有这么一个问题,很多书经常读完就忘了,那么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回答是这样的,读书就像吃饭,我们也许会忘了这顿饭具体吃了什么,但是我们吃下去的东西会实实在在地融进我们的血肉之中。而书籍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所看的每一本书,每一行字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说了这么一堆废话,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读书有用,很有用,非常有用。树立了这个正确的价值观之后,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如何阅读一本书》为我们提供的方法论了。
很多人都评论《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供的阅读方法太过教条,有逻辑无趣味。确实,为了说明白“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这个道理,本书几乎是将自己的血肉扒光,将骨架完完整整地呈现给了读者,于是乎有些读者竟被本书设立的条条框框限制住。实际上,本书从未要求读者一定要严格按照书中所提出的方法阅读,只是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参考。本书的主旨是“主动阅读”,作者是想让读者根据本书所提的框架自己去丰富《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血肉,自己在实践中探寻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将阅读分为了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在这四种阅读层次中又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而支撑着所有这些阅读方法的“脊梁骨”,则是本书第一章所提到的“主动阅读”,这也是本文想要重点探讨的。相比于图像或视频,文字显得有些过于抽象,这也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愿意去接受视频或者游戏这样的形式而不愿意静下心来细细评味一本书籍的最大原因之一。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懒”,我们已经习惯了被动地接受信息,我们已经习惯电视或者电影将宽广宏大的场面直接展现给我们。当我们养成了这些被动接受的习惯之后,面对抽象的文字,我们再也无法放飞自己的想象。主动阅读,这个看似是我们阅读过程中最不是问题的问题,恰恰是我们阅读的最大问题。
书中所提到的各种阅读方法,也正是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简而言之,主动阅读即是让你在阅读的同时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和作者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说起来这似乎很像我们高中做语文阅读题时候的情景:找出本文的主旨、某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可能这一点也是让很多人觉得《如何阅读一本书》太过教条,索然无味的原因之一,因为估计绝大部份人都能想起被高中语文阅读题支配时的恐惧,平时能抽个空读读书就不错了,用做阅读题的方法来读书,这不是折磨我吗?于是乎,这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美其名曰享受阅读,实则在阅读的过程中懒得去思考,只是在被动地接受书上的空乏的文字。书是读过了,但是读过的这些东西又有多少真正地转化为你的精神食粮了呢?在这里,我很想问问抨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人,你们真的认真读过这本书吗?
【谈《如何阅读一本书》】最后,希望有空看过此文的人能抽空去读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尤其是那些读了不少书却觉得鲜有收获的人,本书或许能给你一些关于阅读方法方面的启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