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数,羽绒服为何越来越“高奢”?

四位数,羽绒服为何越来越“高奢”?

文章图片

四位数,羽绒服为何越来越“高奢”?

文章图片

四位数,羽绒服为何越来越“高奢”?

文章图片



现代快报讯(记者 蔡梦莹  文/摄)最近 , 超强寒潮来袭 , 江苏集体入冬 。 看着窗外寒风冷雨 , 赶快脱下薄外套 , 从衣柜里翻出羽绒服包裹自己 。 商场里的服装专柜 , 也多了不少在试穿选购“今年冬天第一件羽绒服”的消费者 。 可随便翻翻衣服吊牌 , 不论短款还是长款 , 价格都在千元以上 。 今年羽绒服怎么这么贵了?
【探访】
千元级羽绒服占市场主流

近日 , 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新街口一家国产羽绒服品牌店看到 , 传统主流的中长款羽绒服价格基本在千元以上 。 在靠近柜台的一款纯色系中长款羽绒服 , 领口挂着促销的标签 , 价格为1300多元 。 店内显眼的位置还展示着各种明星同款、联名款等 , 价格基本在2000元以上 。
“今年羽绒服怎么这么贵啊!”90后小王想买一款短款羽绒服 , 网上看了好久都不太满意 , 转战线下 。 她告诉记者 , 之前买的羽绒服已经穿了好几年了 , 不太暖和了 , 趁降温前赶紧来看看 。 转了一圈 , 试了好几款之后 , 小王最终选择了一款可拆卸羽绒内胆的冲锋衣外套 , “店员给我介绍这是户外款 , 布料防水防风 , 应该能穿好久了 。 花了近3000块钱 。 这真的是我买的最贵的羽绒服了 。 ”

记者来到三山街附近一家商场 , 在一家国产运动品牌店内看到 , 新款羽绒服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 。 一件短款羽绒服的价格也在1500元上下 。 另一家专注轻型羽绒服的国际服装品牌店内 , 五彩缤纷的羽绒外套、羽绒背心陈列在装饰柜中 。 店员介绍 , “我们均价在两千左右 , 有的参与折扣 , 打完折一千多也能拿下了 。 ”
线上各大电商平台也是如此 。 一家商务男装品牌官方旗舰店内 , 排在羽绒服热销第一名的是一款商务休闲短款羽绒外套 , 价格1699元 , 折后价格在1200元左右 。 一家知名户外装备品牌官方旗舰店内 , 一件明星同款极地羽绒服销量最高 , 原价近1800元 , 券后价格也在1200元左右 。
【数据】
羽绒服价格逐步走向“高奢”
【四位数,羽绒服为何越来越“高奢”?】
我国是羽绒大国 。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 , 2014-2020年 , 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从452.6元涨到656元;大型防寒服的成交价突破1000元 , 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比已经接近70% 。 另据中国服装协会数据统计 , 2021年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约为1562亿元 。
在华创证券2020年发布的《羽绒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中 , 按照品牌定价区间划分 , 中国羽绒服市场目前呈现出“两超一强多头”的格局 , 即国际品牌盟可睐和加拿大鹅主推万元左右高端产品 , 占位高端价格带;波司登主流产品覆盖2000元上下全价格带 , 龙头地位稳固;四季类、运动类、国际快时尚等全品类服装品牌产品分布于500-1000元左右价格带 , 主攻大众消费市场 。
今年11月24日 , 波司登集团发布2022/23财年中期业绩报告 , 披露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的六个月内 , 收入同比增长14.1%至61.8亿元 , 利润增速连续5年快于收入增速 。 其中羽绒服业务在上半年的营收最高 , 占整体营收的62.41% , 比去年同期增长10.2% 。
【调查】
新国标直接影响羽绒服装成本?专家:成本增加只是涨价原因之一

自今年4月1日起 , 羽绒服装(GB/T 14272—2021)正式实施(以下简称“新国标”) 。 其中最大亮点是羽绒填充物不再标注“含绒量” , 而是统一标注“绒子含量” 。 今冬是羽绒服新国标落地后的第一个销售季 。 有电商直播平台依据新国标出台了低质羽绒服专项治理的公告 。 有博主发视频称 , 几十万件货砸手里了 。
新国标的出台对原材料端意味着什么?广东湛江吴川市有“中国羽绒之乡”的称号 。 吴川市羽绒行业协会会长陈文坚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 原国标下 , 90绒可以指含绒量为90% , 其绒子含量为81%以上 。 而新国标下 , 90绒指绒子含量85%以上 。 “从原料角度来说 , 绒子含量从81%提升到85% 。 有的厂商想要更好的品质 , 绒子含量还会用到90% , 这个成本增加是很明显的 。 ”根据羽绒金网的数据 , 以今年12月1日报价为例 , 80%白鸭绒报价为每千克283.2元 。 90%白鸭绒报价为每千克340.20元 , 比80%白鸭绒贵了两成 。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认为 , 标绒子含量能够有效避免羽毛杆、碎片或碎丝以次充好 。 新国标能改善、解决羽绒服常出现的钻毛问题 。 因为钻毛主要和里衬品质及绒子含量相关 , 里衬品质越好、含绒量越高越不容易钻毛 。 新国标对绒子含量有了进一步的下限要求 , 对打散绒子的零散绒丝和羽丝比例要求更高 。 从原材料源头开始规范有利于中国羽绒服行业健康有序的成长 。
陈文坚表示 , 新国标出台后 , 原材料成本增加只是导致羽绒服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 近年来 , 整个服装产业都在往高品质路线上走 , 羽绒服行业也是如此 。 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不少服装企业都在做品牌升级 , 不论是价格定位还是经营策略 , 都向上提高了档次 , 这也是羽绒服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 ”
程伟雄也认为 , 羽绒服价格上涨和新国标规范带来价格巨幅波动可能性不大 。 “价格策略和品牌定位是相关联 , 品牌向上的过程势必需要加大品牌营销传播以及渠道流量投入 , 这些费用势必在产品的卖价当中要体现出来 。 ”
【趋势】
IP合作、明星同款层出不穷  专家: 研发、面辅料创新投入不大
近几年 , 消费者发现 , 不少国产羽绒服品牌开启高端化转型 。 有的与知名IP跨界合作 , 有的与国际设计师联手创新 , 有的则借助明星效应 , 各类明星同款层出不穷 。 还有不少运动户外品牌、时尚品牌也纷纷抢滩羽绒服市场 , 价格也不输专业羽绒服品牌同类产品 。
程伟雄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 这是因为本土鞋服行业本身护城河就基本不存在 , 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同质化 。 羽绒服品牌的成功 , 势必拉抬了时尚品牌和运动品牌的期望 。 而同质化产品只要敢投入广告 , 基本上能够销售畅通 。 他认为 , 在产品研发上、面辅料创新利用上还是投入不大 , 而在明星代言、概念炒作等投入不菲 。
每年3月至9月 , 是出口海外的羽绒服生产企业最忙的时候 。 而每年6月至11月 , 是专注内销的服装企业生产高峰期 。 陈文坚注意到 , 新国标出台后 , 原本严控品质的服装企业生意越来越好做 。 “比如现在 , 销量排名前列的服装企业还忙着加班加点赶工 , 而一些处在低端市场的服装厂已经无工可做了 。 这说明羽绒服行业已经出现了分化 , 消费者越来越认可品牌好、品质佳的中高端市场 。 “
陈文坚认为 , 严控质量、规范市场才是王道 。 今年6月底 , 由吴川市羽绒行业协会立项的《原料羽绒羽毛》《水洗羽绒羽毛》两项团体标准通过了技术审查 。 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 现行的国家标准主要对产品、吊牌、终端销售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 但对原材料生产制作过程还没有一个标准 。 “我们的《水洗羽绒羽毛》团体标准也可以用在羽绒服和羽绒被上 , 希望这两个标准的制定和发布 , 能让羽绒行业的贸易平台和市场更加规范统一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