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症状南北有差异,北京又痛又高热,广州、重庆稍稍咳一咳

新冠症状南北有差异,北京又痛又高热,广州、重庆稍稍咳一咳

文章图片


这几天 , 不管是在朋友圈还是在头条、抖音等网络上 , 刷到“阳过”、“阳康”、“重阳”的消息比较多 。 对比了一下网上的信息 ,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同样是新冠感染 , 广州、重庆、北京、呼和浩特各个城市之前的表现差别很大 。
北京、呼和浩特的网友中 , 似乎发烧和喉咙痛的情况要远高于广州和重庆 , 医院发热门诊的排队等待的队伍也要更长一些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难道这些地方整体的人体免疫力要强一些么?
回答是否定的 。
这是因为 , 各个城市之间的奥密克戎毒株不同 , 毒株不同 , 相应的毒株毒性也就不一样 。
北京、呼和浩特主要流行株是奥米克戎BF.7 , 而广州、重庆等地流行株是奥米克戎BA.5 , BA.5主要是无症状 , BF.7多是高热等症状 。

目前放开之后 , 公共交通、公共场所不做核酸了、不查绿码了 , 如果不戴好口罩 , 传染的速度是很快的 。
很多人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 准备“阳过”一回 。
在一些人的认识中 , 以为“阳过”一次之后就产生了抗体 , 就有了免疫力 , 相当于打了第四针疫苗 。
这样观点的人还有很多 。
【新冠症状南北有差异,北京又痛又高热,广州、重庆稍稍咳一咳】实际上 , 自从新冠发生的这三年来 , 病毒也经过了几次变异 , 目前仍在突变之中 。 正如科学家饶毅所说 , 谁也无法预测它怎么突变 , 谁也无法预测突变之后毒力是否减弱 。
截止目前 , 新冠病毒已经发生五次变异了 , 分别是Alpha、Beta、Gamma、 Delta , 以及目前大量流行的奥密克戎 。
虽然奥密克戎的毒力要比Delta低 , 但是 , BA.5和BF.7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 。 BF.7的毒力远高于BA.5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廖春晓等人发表题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的论文介绍中表示:奥密克戎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 奥密克戎逃逸85%以上已知中和抗体 , 多数抗体药无效 。

这表明 , 感染了BA.5 , 就不一定不会感染BF.7 。
同时 , 我们发现 , 近几天 , 一种代号为“地狱犬”的新冠变异毒株BQ.1和BQ.1.1毒株开始在欧美和日本出现 。 它的传染性和致死率都很高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信息 , BQ.1系列毒株(被标示为BQ.1*)及其亚型毒株BQ.1.1是奥密克戎变体BA.5的“直系后代 , 在一些关键的抗原位点上带有尖峰突变 。 美国辉瑞疫苗在遭遇BQ.1.1时产生的抗体数量要比在遇到BA.5毒株时低4倍 。 这充分说明BQ.1.1在免疫逃逸方面确实更具优势 。
随着航线开放 , 人员流动 , 毒株同样会在国家之间进行流动散发 。
因此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非常支持贵州遵义市、湖北黄石市、浙江省内 , 缙云县、磐安县、兰溪市、天台县、绍兴、桐乡、嘉兴平湖和海盐等城市开展的“全民科学戴口罩 , 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行动 。 对因不佩戴口罩 , 造成疫情传播扩散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
一方面 , 我们要消除恐慌心理 , 科学精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 另一方面 , 养成全民戴口罩的良好习惯 , 当好第一责任人 , 做好个人防护 , 保护家人健康 , 助力社会防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