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的志愿军,并守护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的志愿军,并守护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文章图片

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的志愿军,并守护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文章图片

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的志愿军,并守护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文章图片

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的志愿军,并守护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文章图片

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的志愿军,并守护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文章图片

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的志愿军,并守护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在阅读此文之前 ,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 ,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 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 , 感谢您的支持!前言:1955年 , 一位二十二岁的年轻姑娘 , 不顾家人的反对 , 毅然嫁给了在战场上失去四肢的志愿军战士 。
从此 , 她便成为了丈夫的“拐杖” , 五十五年后 , 她病重离世 , 丈夫亲自为她披麻戴孝 。
相遇相恋1953年 , 年仅20岁的陈希永正在山东省沂源县医院里工作 , 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特殊的病人 。
他没有双腿双脚 , 甚至视力都似乎有些受损 , 但即使被困在这样一副残缺的身体内 , 他也依旧挺直脊背 , 整齐地戴着义肢 , 一步一步地在长廊中慢慢地走着 。

看到这一幕 , 陈希永不禁感觉心脏被攥紧了 。
他身边没有一个人跟着 , 仿佛会随时摔在地上 ,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 这个身影便让陈希永再也无法忘怀 。
经过打听 , 陈希永了解到 , 这个人是来自张家泉村的退伍军人朱彦夫 。
正巧陈希永的姑父武宪德在当地的政府工作 , 对朱彦夫的事情非常了解 。
于是 , 陈希永便找到姑父 , 想要去了解这个刚强又脆弱的人 , 看着侄女认真的眼神 , 武宪德叹了一口气 , 为她讲述起了朱彦夫曾经的故事 。
朱彦夫从小的生活便颇为不易 , 十四岁时便报名参了军 , 朝鲜战争爆发后 , 朱彦夫也跟随所在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 。
在长津湖战役中 , 朱彦夫的左眼和腹部被子弹击中 , 过多的失血让他的身体终于难以为继 , 就这样失去意识地倒下了 。
而当这场战斗结束后 , 年仅十七岁的朱彦夫 , 竟是队伍中唯一的生还者 。

不过由于长久的失温和严重的冻伤 , 朱彦夫的四肢都已经严重坏死 。
为了保住他的生命 , 医务人员们不得不忍痛为他截肢 , 将他膝盖以下和手腕以上溃烂的血肉全部锯掉 。
而由于子弹的严重伤害 , 朱彦夫的左眼珠被击飞 , 让他永远失去了左侧视力 , 右眼的视力也仅剩0.3 。
经过多次病危和抢救后 , 朱彦夫终于彻底脱离了生命危险恢复了意识 , 面对这样的身体 , 朱彦夫虽然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
但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后 , 朱彦夫明白 , 自己现在不是只为自己而活 , 还要为牺牲的战友们、那些拼命抢救自己的医护人员们而活 。
自己不仅要活下去 , 还要活得精彩 , 才不算辜负他们 。

听完姑父武宪德讲述的故事后 , 陈希永眼里的泪水 , 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
不久后 , 经过武宪德的介绍 , 两人便正式相互认识了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二人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 适逢组织想要武宪德为朱彦夫安排一个结婚对象 , 武宪德便想到了自己的侄女陈希永 。
听到姑父的建议后 , 陈希永非常同意 , 她对朱彦夫早有好感 。
而知道这件事情的朱彦夫 , 态度却截然相反 , 他坚定地回绝了武宪德 , 虽然他也很喜欢陈希永 , 但却坚决不能允许自己这样的身体拖累她 。
得知朱彦夫想法的陈希永鼓起勇气 , 直接自己找到了朱彦夫 , 她说:
“自己也是劳动人民 , 不怕受苦 , 你没有眼睛和手脚有什么关系 , 从今以后 , 我便做你的眼睛和手脚 。 ”

听到这样真挚又坚定的话语后 , 朱彦夫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 1955年9月 , 两人便在武宪德的安排下正式结为了夫妻 。
共同生活虽然早有心理准备 , 但陈希永在婚后 , 第一次随着丈夫来到张家泉村时 , 还是被这里的贫困震惊了 , 村子狭小破败 , 不通水电 , 道路也崎岖不平 。
不过 , 恶劣的条件 , 并未让陈希永产生一丝一毫的怨言或是退缩之情 , 反而使她对朱彦夫更加心疼了 。
陈希永在暗暗下定决心 , 她不仅要照顾好朱彦夫的小家 , 还要帮朱彦夫建设好整个家乡 。
自此 , 陈希永不仅承担起了照顾朱彦夫日常起居的责任 , 还像男人一样担当起家里的劳动力 , 每天推着笨重的小推车下田干活 。

虽然生活清贫 , 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 就这样 , 两人都努力地将生活经营地有声有色 , 并且还孕育了几个儿女 。
虽然新生命的诞生令两人欣喜万分 ,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口粮 , 有时候 , 为了让朱彦夫的母亲和孩子们能吃饱饭 , 两个大人甚至不得不去吃树叶来充饥 。
长期的饥饿让陈希永常常体力不支 , 为了能在夜里帮朱彦夫翻身 , 陈希永只好在床头放一瓶白酒 , 在没有力气的时候喝一口来补充体力 。
不过 , 虽然生活清贫 , 但实际上朱彦夫夫妇二人的收入却并不低 。
要知道 , 我国对退伍士兵的生活一向非常关注 , 尤其是朱彦夫这样为国家做出过重大牺牲的战士 。

在那个年代 , 朱彦夫一个月 , 便可以拿到三十六元的抚恤金 , 但夫妻二人在对待自己和家人的时候却是有些“吝啬”的 。
不仅家里常常缺东少西 , 严重时甚至连盐袋子都买不起 , 几个孩子也要从小帮父母一起干活 , 每个人都要在放学后喂猪 , 到山上去割猪草 , 风雨无阻 。
有一次 , 朱彦夫的女儿在干活时遇到了表姑 , 被硬送了几个玉米给朱彦夫的女儿做礼物 。
朱彦夫知道后 , 强硬地要求女儿送回去 , 并教育孩子们一定不可以收村民们的东西 。
虽然当时有些不理解父亲 , 但孩子们很快便明白 , 父亲这是让他们不能利用自己村支书的身份搞特殊 , 从此便对自己平常的行为更加注意了 。
对于孩子们来说 , 虽然劳动非常辛苦 , 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精神非常富足和幸福 。

那么 , 朱彦夫家里的钱 , 究竟花在了什么地方呢?
原来 , 每当张家泉村有村民遇到困难 , 朱彦夫都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 。
有一次 , 一个村民的儿子得了肺炎家里没钱缴费 , 朱彦夫听说后 , 便立刻送去了十块钱让孩子住院治病 。
同时 , 朱彦夫家还会常常收留前来乞讨的村民 , 夫妇二人即使自己饿着 , 也会让家里的客人吃上好饭 。
而当客人们想要报答时 , 二人却坚决拒绝 , 并表示只要他们能生活幸福 , 便是最好的报答了 , 就这样 , 朱彦夫的抚恤金总是“花”得飞快 。
但陈希永对丈夫的工作非常支持 , 她常常在空闲时到村子里和村民们散步闲聊 , 借此机会了解村民们的家庭状况 。

谁家有人生病或是缺了东西 , 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 , 都会被陈希永用心地记下 , 等到朱彦夫结束工作回家时立刻便告诉他 。
有时候朱彦夫工作繁忙 , 陈希永自己便直接帮村民们把问题解决了 。
每当看到妻子的帮助 , 朱彦夫都会想到陈希永曾说的 , 想要成为自己眼睛和手脚的表白 , 内心既感动又幸福 。
于此同时 , 朱彦夫还全力帮助张家泉村搞基础建设 , 由于许多地方都需要钱 , 作为村支书的朱彦夫 , 甚至会直接将自己的抚恤金拿出来补贴 , 在事后也从未想过要回来 。
在朱彦夫夫妇的共同努力下 , 不仅每个村民的生活都得到了关心 , 村子的建设也越来越好 。
一心为民其实 , 早在刚从战场回到家乡时 , 朱彦夫便下定决心 , 要尽自己的努力 , 带领乡亲们脱离贫困生活 。
他拿出了组织发给自己的补偿金 , 买回了二百多本书籍 , 他将自己家中的一间屋子 , 改造成了图书馆 , 邀请乡亲们免费来借书看书 。

与此同时 , 朱彦夫还在张家泉村创办一所夜校 , 自己来做第一任校长和老师 , 让大家可以利用劳动后的空闲时间 , 学习识字和阅读书籍 , 希望乡亲们能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改变命运 。
不过由于朱彦夫的母亲已经年迈 , 朱彦夫一个人既要完成工作 , 又要照顾母亲和家里 , 这些繁重劳动连常人都会被累垮 , 更何况是身体有残缺的朱彦夫 。
因此在工作不久后 , 朱彦夫便因旧疾复发被送往医院 。
但也是因祸得福 , 在医院 , 朱彦夫遇到了自己的妻子陈希永 , 在有了妻子的帮助后 , 朱彦夫不仅可以恢复原来的工作 , 还能为乡亲们做更多的事情 。
于是 , 终于有精力可以大展拳脚的朱彦夫决定 , 要为自己的家乡做更多的贡献 。
朱彦夫明白 , 当时的张家泉村不仅物资匮乏 , 还缺乏耕地和水电 , 想要真正提高乡亲们的生活 , 这些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 。
看到朱彦夫拖着不便的身体以身作则 , 村民们也纷纷开始响应朱彦夫的号召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 村庄的耕地面积整整多出了二百余亩 。
在耕地利用率提高后 , 用水问题的解决便开始被提上日程 , 虽然朱彦夫不懂建筑设计 , 但多年的乡村生活 , 让他对土地非常了解 。
于是 , 朱彦夫决定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 他到城镇里请来了水利设计方面的专家 , 为村子规划和建造灌溉用的沟渠 。
于此同时 , 朱彦夫还亲自带着村民们到处寻找水源打井 , 让村民们的生活用水条件也得到改善 。
就这样 , 在朱彦夫的不断努力下 , 张家泉村从此不仅有了自己的农田灌溉设施 , 还打出了足足九口清水井 , 彻底解决了用水问题 。
另外在朱彦夫身体力行的努力下 , 各地政府也帮助这个小村庄架起了电网 , 让电流向每一户村民的家中 。
许多第一次见到电灯被点亮的村民 , 甚至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

多年来 , 朱彦夫就这样支撑着他残缺的身体 , 一步步走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 。
即便断腿和假肢的连接处 , 常常在回家时被磨得鲜血淋漓 , 朱彦夫也从未想过一次放弃 。
陈希永也明白丈夫的心 , 从未劝过一句 , 只是在朱彦夫回家时默默地为他包扎伤口 , 即使心疼地掉眼泪 , 也依然默默地支持着丈夫 。
在陈希永的照顾下 , 不仅朱彦夫被照顾地非常好 , 他年迈的母亲和家里也被安排的井井有条 , 朱彦夫常说:
“正是有了妻子的帮助 , 自己才能做到这么多事 , 功劳的百分之九十都属于自己的妻子 。 ”
不过 , 由于多年的操劳 , 2010年 , 陪伴了朱彦夫55年的陈希永 , 身体开始逐渐病重 。
但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 她也依然惦记着自己的丈夫 。
离开人世前 , 陈希永还在夜里起身为丈夫盖上被子 , 但最终因为体力不支永远地合上了眼睛 。
2010年2月 , 朱彦夫挚爱的妻子陈希永就这样无声地离世了 , 这件事对朱彦夫的打击非常大 , 他甚至一整天都不吃不喝 , 只守在妻子的床前 。
不过 , 想到还要处理好妻子的身后事 , 朱彦夫还是强迫自己振作了起来 , 虽然二人共同孕育了多个子女 , 但朱彦夫依然坚持 , 自己也要为妻子披麻戴孝 。

要知道 , 披麻戴孝可都是晚辈对长辈才会做的事情 , 可在葬礼前 , 有不少人以不合规矩为由 , 劝阻朱彦夫 , 但都被他坚定地拒绝了 , 朱彦夫说:
【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的志愿军,并守护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没有我妻子 , 就没有我朱彦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