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蘭溪。

一碗蘭溪。

文章图片

一碗蘭溪。

文章图片

一碗蘭溪。

文章图片

一碗蘭溪。

文章图片

一碗蘭溪。

文章图片

一碗蘭溪。

文章图片

【一碗蘭溪。】一碗蘭溪。

本文转自:谁最中国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首圖 | -珞昀呀

明末清初 , 浙江出了个大文人 , 唤做李渔 。 此君风流倜傥 , 无意仕途 , 独爱做文青翘楚戏子班头 , 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 写戏排戏之余 , 又爱钻研些无甚大用的东西 , 时久日常 , 在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方面都颇有了些心得 , 索性便把这些写成了一本书 , 题作《闲情偶寄》 。
民以食为天 。 《闲情偶寄》单独辟出“饮馔部”专讲饮食之道 , 蔬食、谷物、肉食面面俱到 , 留香齿颊、余味无穷 , 对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人产生过重要影响 。 李渔能在饮食之道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大约还是缘自故乡兰溪的陶养 。



初闻兰溪 , 大抵鲜有知其所在者 。
我亦如是 。 在北京街头见过几家“兰溪小馆”的匾额 , 总忍不住在心底为这小馆喝彩——好个有意境的小馆名字 。 后来吃过几次 , 才知原来兰溪是个地方 , 在浙江金华 , 除了李渔 , 还养出过一个郎静山 , 于是无端臆想起这地方来:幽兰空谷 , 细水涓涓 , 山中有风 , 徐送鸟语 , 天清地朗 , 白云悠悠 , 零星几人在这样的山水间晃悠悠走着……想着想着 , 便飘飘乎欲登云而去 。
一方面 , 是为了“兰溪”二字 。 另一方面 , 是为了“兰溪小馆”里的梅干菜烧肉 , 那梅干菜浸润了油脂 , 竟比肉还香 , 不由得人不遐想连篇 。

游埠古镇 | @诗画浙江文旅资讯江浙沪的朋友说 , 以前在家附近 , 还有名作“游埠豆浆”的早餐店 , 也是从兰溪出来的 。 一碗豆浆、一根油条 , 不够再来只烧饼或麻球 , 就是一顿幸福满满的早餐 。 多少年来 , 那早餐店从未涨过价 , 可豆浆油条一如既往的可口饱腹 , 实在是记忆里的一抹暖色 。
从北京到江浙沪 , 不知有多少家兰溪小馆多少家游埠豆浆 , 在这些繁华的大都市里 , 兰溪味道颇有特色别具一格 。 但问过浙江的朋友 , 才知兰溪在本省多少有些泯然众人的意思 , 兰溪之于浙江 , 略似沙县之于福建 , 属于“盛名在外”的那一类 。

游埠古镇| @诗画浙江文旅资讯于是 , 有些泄气有些沮丧 , 仿佛正做着一个美梦 , 忽地被人叫醒 。
兴许是看到我的表情变化 , 浙江的朋友说 , 但要说兰溪在本省“泯然众人” , 也多少有些偏颇 , 别的不说 , 只说游埠——就是游埠豆浆的源地——早茶比起广州来也不遑多让哩 。




了解了一下 , 果然如是 。
却原来这游埠虽是小镇 , 当年也是江南地区的一大经济重镇 。 兰溪号称是“三江之汇”、“七省通衢” , 游埠如今是不比南浔、乌镇有名 , 但当年可是不容小觑的 , 是明清时期大名鼎鼎的“钱塘江上游第一埠” , 浙江中部的重要商埠中心 。

游埠古镇早茶 | 吉高鱼鱼子如今 , 游埠小镇的解放街依然可见当年繁华 。 两侧都是茶馆 , 清晨五六点 , 门板拆下来一拼 , 就是桌面 。 长桌一摆 , 游埠小镇就从睡梦中醒来 , 惺忪着睡眼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 , 往这条街上一聚 , 烟火气、市井气、生活气就升腾起来 。
泡上一壶茶 , 点上几样小吃 , 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就聊起来 。 肉沉子是必点的 , 毕竟在别处可吃不到这么精细的玩意儿——生鸡蛋黄里填上肉末 , 再用温水煮熟 , 加葱花酱油 , 吃的时候浇上汤 , 真是要多好吃就有多好吃 。
如果胃口大 , 还可以再点上些个鸡子粿、梅菜粿、生煎包、馄饨面、毛豆腐、有酵素、豆腐汤圆、乌豇糕、酥饼、发稿、水索粉……就怕没个十天半月还吃不完呢 。


兰溪烧饼 | 快乐的大人
大杯泡茶、大口吃饭、大声聊天 , 这样的早茶 , 游埠人从唐代就开始吃了 。 曾经的码头、曾经的繁华、曾经的商市都已远去 。 往事如梦 , 津渡无舟 , 但一辈辈吃早茶的人 , 早把门板兼作的桌面磨得光滑可鉴 , 没有人说得清他们吃过了多少这样的早茶 , 也没人说得清这条老街听闻了多少鼎沸的人声 , 更没有人说得清那些升腾的炊烟迎接过多少次黎明的晨曦……
游埠人唯一能说得清的 , 是去晚了可就没位子了 , 只能坐在街边的石墩子石台阶上吃早餐了 。



就在我对游埠的早餐心向往之 , 恨不能前去一试时 , 无意间又看到一个数据:兰溪小吃种类多达300多种 , 不但是浙江美食文化名城 , 还是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之一 。
那就去发掘探索一下吧 。
前文提到的肉沉子 , 在兰溪可算头牌小吃 , 在过去是丈母娘在女儿回门那天专门拿来招待新女婿的 , 馅料越多 , 代表对女婿越满意 。
这种以新奇而出彩的小吃 , 兰溪还有不少 。 还有一道豆腐汤圆 , 就是小块猪肉裹进盐卤豆腐中 , 做成汤圆的样子 , 一碗只盛一个 , 带着汤汁 , 豆腐的滑嫩和猪肉的鲜美兼备 , 一口下去都舍不得囫囵吞下 , 总要在嘴里多品一阵儿 。

鸡子粿| @诗画浙江文旅资讯同样奇奇怪怪的 , 还有兰溪的咸汤圆 。 都说南甜北咸 , 这句话在兰溪却是失效的 , 兰溪的汤圆都是咸的 。 不特味道不同 , 连形状也不同 , 其他地方汤圆都是圆的 , 兰溪的咸汤圆包好后偏偏带着个小尾巴 , 吃起来比其他地方的汤圆也更弹软些 。
这些之外 , 兰溪遍地可见的鸡子粿、麻糍、千层糕、黄豆牛肉酱、肉圆……若是去了兰溪 , 都可一试 , 据说绝对不会失望 。 杭州、上海的人 , 到了周末都喜欢自驾去兰溪 , 吃永远不会踩雷的小吃 , 也体会兰溪悠悠然的生活节奏 。




但无论外地人如何赞誉 , 兰溪人回到兰溪 , 第一顿永远是那晚吃着长大的牛肉面 。
牛肉面有汤的 , 也有炒的 , 面都是手擀的 。 汤面的牛肉浇头 , 每一份都是现烧的 , 炒至半熟时 , 倒入碗中 , 汁水锁进面条 , 每一口都是浓郁喷香的 。 炒的牛肉面 , 被炒面师傅在勺里巅来癫去 , 每一根面条都挂满调料 , 口感更佳劲道 。


兰溪牛肉面 | @诗画浙江文旅资讯
因为最家常 , 牛肉面如今已是兰溪面食界最“卷”的一碗面 。 但正是因着卷 , 它被明星点赞、被兰溪人追捧 , 这些年张帆出浙 , 在杭州、上海、北京搏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
南米北面 , 是我国的固有饮食格局 , 但兰溪以一己之力打破了这个饮食格局 , 南饭偏要北吃 。 当然 , 不只是凭着一碗牛肉面 , 去过兰溪 , 你就会发现 , 兰溪的面食不逊于北方 , 兰溪人对面试的追捧 , 更不逊于北方人 。 最直接的证据 , 就是大饼配油条——多数兰溪人的早餐 。 厚实的大饼 , 夹上刚出锅的油条 , 碳水加碳水 , 好吃面的北方人也没这么凶猛 。

游埠古镇早茶 | @诗画浙江文旅资讯兰溪人在饼和面上 , 都有非凡的造诣 。 除了名片牛肉面之外 , 还有鸡肠面、捞面、辣酱拌面、馄饨面、肥肠汤面……也许花样不比北方的面食大省多 , 但味道一定不比北方的面食大省差 。
但兰溪最让我向往和感动的 , 并不只是这些美食与烟火 , 而是兰溪人的那种自爱与自豪 。 杭州有家叫“李渔和他的两头乌”的店 , 是一百个兰溪人合伙开的 , 目的就是把兰溪的美食和兰溪的故人推出去 , 让更多的人知道 。

像兰溪这样好吃的地方 , 一定还有很多 。 但像兰溪这样好吃又叫人感动的地方 , 可就凤毛麟角了 。 有人说 , 兰溪的小吃都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 这赞誉不只是给美食的 , 也是给兰溪和兰溪人的 。
下次 , 我们也去兰溪 , 吃一吃看一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