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清退小店,下架链接,逼走小卖家,速卖通踏入天猫化的窄门( 四 )
鉴于速卖通这几年一直邀请国际品牌入驻而遭到挫折,不排除它会跟天猫一样,“动用中小卖家的奶酪”,为这些头部品牌提供特殊的“营养输送”以及“集中的流量再分配” 。
届时,中小卖家的生存空间,将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
当然,话又说回来,速卖通在引入外部品牌的同时,也会大力扶持“速卖通”的原生品牌,一如天猫扶植和培养了韩都衣舍、御泥坊、三只松鼠、韩后、十月妈咪、阿芙、小狗电器等原生的天猫品牌 。
正如长沙卖家英子相信的那样,只要卖得好,就会得到平台的扶持 。
荆棘路:速卖通能否做成一个品牌化的高端平台?速卖通“天猫化”,“品质化”的道路上布满荆棘,也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照搬天猫成功的经验,在速卖通前期的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
文章图片
2020年初,速卖通通过“降低佣金”的方式,鼓励更多欧洲中小企业入驻平台,但是却遭遇到了一定的挫折 。
据路透社报道,虽然有大量中小企业选择入驻速卖通,但是一些大品牌却有所退缩 。
彼时,速卖通正在与包括Mango、Benetton及Cortefiel母公司西班牙时尚集团Tendam等知名品牌接洽,希望这些大品牌能够入驻到平台上 。
但接洽的结果不尽人意 。
一家大型时尚公司高管声称,速卖通上出售的时尚产品中,包括了18美元的皮裙和14美元的丙烯酸蝙蝠翼毛衣,其他品类中包括了3美元的USB数据线及2美元的水晶耳环 。
因此,该高管不太能接受品牌入驻速卖通,他声称,他们的品牌需要更“有抱负的竞争环境” 。其言外之意,似乎他们的品牌产品与普通产品在同一个平台上出售,会破坏其品牌的形象和“定位” 。
一位身居欧洲多年的观察人士告诉《蓝海亿观网egainnews》,不仅仅是速卖通,哪怕是亚马逊,欧美人从来没有把它们当成购买品牌商品的目的地 。他们只在这些平台里购买日常用品或者工具,不会太在意品牌,而购买品牌商品的渠道,一般是线下品牌专卖店或专柜,在线上,则是品牌自己的独立网站 。
即便是亚马逊上的亿级卖家,难逃“做商标而无法做出真正品牌”的宿命 。
Tinuiti的调查数据,多少提供了一些佐证 。在亚马逊上,近七成(69%)的搜索词不包含特定的品牌名称 。
耐克、路易威登、宜家等知名品牌曾经入驻过亚马逊,但很快纷纷宣布退出亚马逊,并与其彻底决裂 。耐克抱怨称,流量和订单流向了许多“销售耐克商品”的第三方卖家手上,自己只能得到一些“残羹剩饭” 。这些夺走订单的卖家,甚至没有得到耐克的授权 。
同样的,速卖通在品牌化的过程,依然会遇到这一问题 。
不过,话说回来,速卖通在天猫化和品牌化方面,或许会比亚马逊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
这是由它们不同的平台基因决定的 。
亚马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重产品(listing),不重店铺,没有真正的“品牌旗舰店的私域概念和机制”,不会允许品牌店沉淀自己的用户,构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而是让所有的商家,不管是普通卖家,还是品牌商家,将所有商品完全并列在一起,同台PK、竞价,并由精明的算法机器人判断,谁更能讨取买家的欢心(转化率高) 。具体可参阅《亚马逊卖家的品牌软骨症》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