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牙科上市潮:瑞尔、牙博士、中国口腔医疗,谁的“牙”最硬?( 三 )
规模:偏安一隅VS全国拓张从规模上看,瑞尔集团、牙博士、中国口腔医疗正好可被分为全国级、地区级、市级,不同的规模和扩张模式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问题 。
先看瑞尔集团,据招股书显示,瑞尔集团采用瑞尔齿科和瑞泰口腔双品牌策略,意图将版图布满全国一、二线城市,截至2021年3月31日,瑞尔集团设立了107家诊所,分布15个城市 。
全国性扩张模式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新店难以快速渗透,平均收入过低 。据瑞尔集团招股书显示,扩张阶段的平均单诊所年收入为894.4万,不足成熟阶段诊所的50% 。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对牙医高度依赖模式下,员工成本高居不下 。据其招股书显示,2019-2021财年,瑞尔集团的销售成本分别为9.17亿元、9.88亿元、11.51亿元,营收占比分别达84.8%、89.9%、75.9% 。其中,员工成本同期占销售成本为61.8%、62.3%及62.3% 。
文章图片
这两个关键问题叠加瑞尔医疗侧重普通牙科的业务模式,直接导致了瑞尔医疗的低毛利率 。
再看牙博士,据招股书显示,牙博士主要布局在华东地区,截至2021年6月30日,牙博士在华东地区运营有31家口腔服务机构,其中苏州有19家 。
以江浙为主的华东地区为扩张大本营的牙博士,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竞争对手的倾轧,口腔龙头企业之一的通策医疗90%以上的收入亦来自江浙地区 。面对竞争对手的压力,牙博士重资加码广告投放,2018年以来销售费用率均超过25%,已处于行业内最高水平之列 。
最后看中国口腔医疗,据招股书显示,中国口腔医疗扎根于温州市,仅在温州市有4家牙科医院 。
中国口腔医疗的问题在于,除温州医院外的其他三家都是在2016年以后出于“业务扩展需要”而新创办的,目前均未收回投资,整体营收状况也并未达到理想水平 。
文章图片
「不二研究」认为,中国口腔医疗的运营能力明显不足,若其向外扩张,或难以实现盈利 。
在「不二研究」看来,瑞尔集团、牙博士、中国口腔医疗不同的规模和扩张模式为其带来了不同的问题 。开拓之路上,各有各的难关,三家企业想要在牙科赛道上愈发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成功上市只是开始 。
谁能拔得上市头筹?据华经咨询统计,近年来我国民营口腔医院发展态势比较迅猛,到2020年中国民营口腔医院数量已经上升至780家,同比上升7.88% 。
民营口腔医院间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资本的角逐也不断加速 。
瑞尔集团急于上市,但港交所的上市申请材料已经失效,首次冲刺港交所上市宣告“折戟” 。与投资人约定的2021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对赌协议已失败,未来或将面临优先股的赎回风险 。
中国口腔医疗已经四次提交招股书,目前仍未顺利通过聆讯;牙博士是首次提交招股书,目前还未有结果 。
【投稿|牙科上市潮:瑞尔、牙博士、中国口腔医疗,谁的“牙”最硬?】尽管上市阻碍重重,瑞尔集团、牙博士、中国口腔医疗是不会放弃的,上市成功意味着新资金的到来,更多的资金才能帮助他们继续扩张,在竞争激烈的民营口腔医院赛道上笑到最后 。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肯德基、喜茶供应商「宝立食品」要上市;文和友旗下茶饮品牌「MAMACHA」杭州首店开业;中国邮政进军咖啡领域|消研所周报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