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数字化应该为产业做增量,而不是吸存量( 三 )


陈: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 。其实,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未来每一家公司都将成为一家软件公司,每一项业务都将成为数字化业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化转型走到深处的企业,率先把自己发展成一家软件公司,说明这些企业已经完成了企业的全方位变革,并让自己具有了开放、连接、协同共生的能力 。
我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软件正在吞噬整个世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其中心思想是,如果流程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那么就一定会实现 。这也是当前更广泛的技术趋势背后的逻辑,包括机器学习、物联网、无处不在的SaaS以及云计算,都是这个逻辑的应用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软件重新定义了自己 。当数字化成为一家企业的基本形态,公司的基因也会因此有了新的内涵 。
彭:产业互联网时代,是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是人机物的三元融合 。未来没有绝对的软件公司,也没有绝对的硬件公司 。所有公司都应该是软硬结合,软中有硬,硬中有软 。
陈老师认为数字化改变了企业的基因,这个我不反对 。但我认为,在一个产业生态中,软件公司和硬件公司是跨界融合的,但产业的本质还是产业,是硬碰硬的产品与服务 。虽然要基于大数据进行决策,但决不否定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独特的洞察力 。企业要有算力、算法,但算力、算法也要有温度,也要体现人文关怀,否则人就被数据绑架,大数据就会作恶 。
穆:两位老师的观点其实并不冲突 。陈老师认为,未来每一家公司都将成为软件公司 。2017年,我随海尔张瑞敏先生在纽约与时任通用电气CEO的杰夫·伊梅尔特进行了交流,他告诉我们自己正在将通用电气由一家硬件公司变成一家软件公司,这与陈老师的判断一致 。当然,随后他就离任了,通用电气现在也陷入了一点麻烦 。但我们决不能否认杰夫的战略眼光,通用电气的Predix系统至今也被认为是前瞻性的布局 。
彭老师认为,数字化应该围绕产业的本质进行,更应该有人文温度 。这个我也举双手赞成,数字化应该为产业做“增量”,而不是吸产业的“存量” 。当前某些互联网大厂受到反垄断规制,其实就是商业规律的反噬 。
其实,反对企业走向软件公司的,正是某些软件或周边服务商 。这是商业利益的站位,不是学术判断 。举个例子,电商兴起时,淘宝也告诉你,流量不用担心,他们会给,但企业最后还是要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 。传统企业没有数字化能力,这个不假,但他们可以借船出海,再宾主互换,也许会失败,但这是“难而正确的事” 。服务商心态要好,要成就而不要挟持人家的转型,要追求共赢,而不要只想独美 。
问题:这种想要成为软件公司的“走火入魔”实际上代表了一种趋势——大多企业将数字化转型看成是做一个IT系统(如想要做一个业务中台或数据中台) 。但他们的IT部门即使有外部咨询机构的赋能,也很难撼动自己企业传统的运作模式 。这种尴尬为什么会出现?如何破解?
陈:如果把数字化转型看成是IT系统,这本身就已经是错了,IT系统不是数字化系统 。我们可以把IT系统理解为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与数据系统,信息化与数字化,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差异 。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那就难免会出现上述的尴尬 。
穆:IT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可以被视为企业的武器,让企业活得更好,可以由IT部门来承接打造;但数字化系统,或者称DT系统(Data Technology),则应该被视为企业的一部分,是企业生存的必须,自然需要由整个公司协同来构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