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大厂年轻人涌向餐饮业( 二 )


我一直是个很有危机感的人,大厂无限放大了这份恐惧,因此选择创业方向时,看重了烘焙具备技能性的品类特性,希望自身能力随着岁月增长得到夯实 。 在职时,我一直推广其他同事生产的内容,没想到创业时我没有用到以往的工作经验,意外吃到了人脉红利,规避了烘焙店冷启动的窘境 。 创业之前,我远赴东京学习了三个月的烘焙技术,又花费三个月在国内进修 。精进技术之余,我还做了竞品分析,调查市面上的热卖产品及其销量、定价 。上海烘焙行业的发展要成熟于北京,我发现有些产品在上海十分流行,但在北京市场却不见踪迹 。
经过大半年的反复调试,去年中秋节,烘焙店才正式营业 。前期受房租等成本限制,我并没有开线下店铺,主营线上,工作区设置在家中 。 我的线上渠道有两种,一种是做微信的熟人生意,另一个是做自媒体积攒的粉丝 。中秋节我准备了50盒月饼,一个小时售罄,产生上万元的流水 。除了日常订单外,靠着以前的积攒的资源,我还能接到公司的活动订单,这样首月利润就与我在大厂的薪资持平 。 
今年6月份,我以12万元的年租金租下一间商住两用的loft作为工作室,考虑现阶段的客源依靠线上,或者是粉丝、朋友,或者是靠口碑传播,裂变而来的顾客占到60-70%,还有零星的公司订单,因此对店址要求并不高 。
之前为某家地产公司提供感恩节甜点,一下就赚到了2-3个月的房租,如果开商铺,则面临我的出品未必匹配上销量的问题 。 当下,店铺经营稳定,月流水大概在2-3万元,但我的很多想法并没有得到实践 。本来活动营销、线上推广、获客增长是我的专长,可光做蛋糕已经耗尽全精力,无暇顾及其他,助理也只能做客服、打包之类的工作 。其实此前我搭建了社群,引流效果不错,掣肘于时间和精力,社群慢慢荒淡 。 眼下最紧要的是将我从工作台解放出来,我不应该只专注于做一个蛋糕,更需要制定发展规划,发展策略,品牌定位,营销方案,以及研发、检验新产品并投入市场 。 近一两年的发展计划比较明晰,首先是扩张人员,解放我的生产力,专心做品牌化尝试,包括设计形象、logo、包装等,打造产品之外的溢价 。
其次要加速丰富产品线,工作室的订单多是订制,我更想输出创业和审美,做小而美的店、独特的品牌;设计产品概念也是重要一环,根据下午茶、野餐出游、赠送礼品等消费场景设计产品,或者蹭节日热点、蹭网络流行梗 。亦或者先消费者一步,挖掘更多潜在的消费场景需求,讲出新故事 。 在我看来,北京烘焙行业尚不成熟,不像上海、成都遍布小而美的蛋糕店,北京都是连锁化的大品牌,产品同质化、机械化 。但实际上,消费者对新产品有需求 。我接收的订单里,80% 的客户表达了对产品的想法,大多数人不具备这种思维,依旧停留在被动接受产品的阶段 。
这是不错的发展机会,慢慢打磨产品、丰富SKU,做创意店是我的发展预期 。 当一切安排妥当,发挥我的优势,做营销推广也就水到渠成 。打造IP、人设引流是我的初步设想,比如做一名美食博主,直接售卖自己的产品,实现生产、销售的完整闭环 。 我觉得在大厂培育的素养不仅局限于工作经验、人脉累积,还有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感、清晰的逻辑思维、全局观的做事风格、流程化的做事模式 。
不管如何,我都建议大厂人提前布局,不一定是离职创业,但要尝试做一份副业,提高抗风险能力 。
如果萌生了创业想法,需确保解决自律问题,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坚定地成立工作室也是为了与生活区划分界限,对抗惰性 。资金储备、风险预估也在考虑之内,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逃避而去创业,因为困扰你的根源无法绕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