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谁能接过张艺谋的「枪」?( 三 )


如今回头看,2008年奥运开幕式是张艺谋的荣誉,也有其负累所在 。
跟随张艺谋多年的文学策划周晓枫讲过,张艺谋曾一度笃信,之所以被委以开闭幕式总导演,是张伟平托关系帮忙办成的 。后来张艺谋才恍然大悟:没想到,张伟平才是真正的表演影帝啊!
当时张伟平和张艺谋亲密无间,张伟平屡次表达过因为张艺谋担任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期间,公司停运,颗粒无收,这给张艺谋造成很大心理压力 。
因为《金陵十三钗》暂时搁置,张艺谋找到周晓枫,要求找到数月之内就能投拍的速成项目,张艺谋变得非常急躁,急于求成 。“一方面是忍受不了虚掷光阴,另一方面似乎是出于心理需要,张艺谋觉得越快投产,就能越快地补偿张伟平似的 。”
于是有了仓促上马的《三枪拍案惊奇》,不光如此,张伟平还说服张艺谋,为了票房男主角选用小沈阳,迫使整个团队集体换将,基本依赖于赵本山的弟子班,将一个批评现实主义的题材变成了喜闹套路 。
2012年张艺谋和张伟平彻底翻脸,双方后来数次对簿公堂,这场分手纠纷一直持续至今 。2021年,关于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和劳务合同纠纷,张伟平和张艺谋又打起了官司 。一审张艺谋起诉之后,张伟平又将张艺谋送上了被二审上诉人的席位 。
两年半之前,张艺谋开始参与冬奥会创意工作,同时也开始了电影创作高产阶段 。2020年上映《一秒钟》,2021年《悬崖之上》,2022年春节档的《狙击手》,还有亟待定档的《坚如磐石》,这与上一次奥运耽误了电影创作形成了绝妙的反差 。
没有了张伟平的羁绊,是什么让张艺谋再次提速?
一些看似表面的谦卑背后,可能是时不我待的急迫 。电影里,大永接住了神枪手刘班长的嘱托,但现实往往不是电影,没有谁能接得住张艺谋的“枪” 。
如今将近72岁的张艺谋,依然常说自己“一直在学习”,这句话其实是父亲对他说过最多的话,父亲曾经还总说:你看看人家陈凯歌……
《狙击手》将在大年初一上映,三天后,冬奥会开幕式也将在鸟巢上演 。《狙击手》依然能让观众看明白一个求新求变的张艺谋,他一直在寻求某种新鲜的东西,即便在妥协中求生存,也不能懈怠 。
“张艺谋热衷创新,这本是好事,但求变不求稳,可能是石破天惊,也可能是鱼死网破 。”周晓枫的这番评价依然适用于今天的张艺谋 。
二十多年前,有人问张艺谋,怎么评价自己?
张艺谋说了一句电影《老井》里的台词:“三辈出一个人,十辈出一个神 。”张艺谋对此信以为然,他知道“神”值得是创造性的天才,而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天才的因素,只是一个普通人 。
每当拍电影遇到难题时,张艺谋都会幻想:“如果有另一个人处在我的位置上,他是极敏锐的天才,他现在马上就会有办法 。他可能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处理,一下子就不知道比我好了多少倍 。”
他常常拼命接近去触摸这个天才的方法,但可惜,“最终还是我自己 。”
参考资料:

  • 《宿命》周晓枫著,2015年版
  • 《直面张艺谋》,李尔葳著,2002年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