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虚拟偶像之热:谁在制造、推动和买单?( 五 )
尽管虚拟偶像的盈利能力和带动消费能力令人惊讶,但并非所有虚拟偶像都具备这些能力 。头豹研究院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已有数万个虚拟偶像,但能实现盈利的却不足30% 。
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截至2021年8月,B站上有3472位关注度或高或低的虚拟偶像,但其中1827位虚拟偶像当月的收入为零 。一个不得不正视的情况在于,大部分虚拟偶像仍然难以实现盈利 。
同时,孵化虚拟偶像还是一门极其烧钱的生意 。根据蓝色光标的《元宇宙营销工作手册》,仅设计一个虚拟偶像形象就要花费10-100万元,且后续的内容制作和智能驱动研发还需持续投入 。
但成本并不只是狭义上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的付出同样空前 。无限王者团的运营方曾透露,巨大的工作量导致数据呈几何式增长,整套数据在渲染前已经达到10TB,并且动用了50多台大容量电脑进行实时运算和500多台计算机逐帧渲染 。
不仅如此,运营虚拟偶像也很烧钱 。一个虚拟偶像背后往往需要十余人的团队来支持,而优秀的原创内容是虚拟偶像的主要竞争壁垒 。作为原创内容的最佳呈现载体,一条普通的短视频成本大约在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数分钟的定制视频的成本则需要花费数万元乃至十几万元 。
【投稿|虚拟偶像之热:谁在制造、推动和买单?】“虽然大多数虚拟偶像都面临着无法养活自己的现实困境 。但整体而言,未来仍值得期待 。”上述行业人士说道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