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史上最牛的落榜生,在民间充满着无数的传说!

【他,被称为史上最牛的落榜生,在民间充满着无数的传说!】大明王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有一位天才正在上京赶赴考场,这位天才就是唐伯虎。他年少时就以才学著称,这次奔赴考场可谓是踌躇满志,志在必得。一路上,他和好朋友徐经意气风发,吟诗作赋,好不快活。很快,考试的时间终于到来。
他,被称为史上最牛的落榜生,在民间充满着无数的传说!
文章图片
天下学子中当然不乏腹有诗书之士,但让每一位考生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年考试的题目实在是太难了。考试结束后,各位考生就像霜打过的茄子一样没精打采、垂头丧气地走出考场,众人已经做好了下次再战的准备。
由于唐伯虎也是闻名遐迩的一位年少才子,所以很多考生都知道他、认得他。大家出了考场后看见唐伯虎,于是上去相见。众人纷纷发问:“伯虎兄,你对此次考试如何看待啊?”唐伯虎说:“这次考试有什么难的!”众人又惊讶地问:“请问伯虎兄是怎样作答的?”
唐伯虎于是就滔滔不绝地说自己是如何作答的,上至主考官出题的意图,下至如何阐发意志、雕琢字句,大家听了无不张目结舌,夸赞唐伯虎果然是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当然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看到唐伯虎如此得意,有人就不免嫉妒起来,一些好事者就举报唐伯虎和考官程敏政串通作弊,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一发而不可收拾。唐伯虎就这样陷入了这次科考案,接着下狱,被除名科考,取消考试资格。
出狱后,唐伯虎被贬为一个小吏,他深以为耻,坚决不赴任。他回到家,妻子对他也是颇有怨言,唐伯虎也认为三观不合,相处无益,不如休妻,让各自都自由。一个男人落魄时,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战国时期的苏秦,早年困顿时回到家里,哥哥不搭理他,嫂嫂不做饭给他吃,就连妻子也是瞧不起他,他的父母也不和他说话。唐伯虎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于是他一纸休书休了妻子,一别两宽,两身心欢。独自一个人在苏州的街头,卖掉了他所有的画,买下了桃花坞,过着自己的生活。在这里,他还写下了后人广为传颂的《桃花庵歌》,其中有几句这样写道:“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简单明了的几句诗就道出了世事的本质,试问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地看穿这个世界呢?
他,被称为史上最牛的落榜生,在民间充满着无数的传说!
文章图片
在唐伯虎落第后,他的妻子对他颇有微词的同时,他的弟弟也是没有给他好脸色看,于是唐伯虎就和弟弟分了家,把绝大部分财产都给了弟弟。此时此刻,在唐伯虎的心里或许是孤独寂寞的,因为没有人懂他;或许又是兴奋的,因为他得到了自由。在唐伯虎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他的妻子和弟弟们没有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他一个人独自承受着不该有的诽谤和辱骂,那又何妨,因为他是唐伯虎,在他眼里一切随风。
综上所述,唐伯虎真是无愧于“史上最牛的落榜生”这个称号。首先,能力上“牛”,别人落榜是实力不够,唐伯虎却是因为才华过人遭人嫉妒而落第,这才叫能力上的“牛”;其次,对待落榜的态度很“牛”,落榜后,朝廷给了他一个小吏做做,他认为是耻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不干了,回到家里,妻子和弟弟都给他难堪的脸色,于是休妻、分家,一个人也好,至少不会被打扰。
当这个世界的条条框框处处束缚着人时,人是最可怜的。这个时候人类最可贵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陈寅恪在纪念王国维时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早在明朝的时候,唐伯虎就为之示范了。也正是因为唐伯虎这种追求自由的精神,使他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以至于在民间那么出名,用武侠小说的话来说就是“他已经离开江湖很久了,但是江湖上仍然充满着他的传说。”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很有可能历史上就没有这个事情,因为二人的实际年龄相差太大(此处匆匆不及深究,下次再和大家探讨),但是民间却一直流传着这个故事。
唐伯虎,那个“史上最牛的落榜生”就是他。
他,被称为史上最牛的落榜生,在民间充满着无数的传说!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