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I|从IPO到普遍盈利,医疗AI或许还需要5年( 二 )


不过 , 医疗AI当前的盈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过去数年积累产品的成功商业化 。红利总有消逝的一天 , 到了那个时候 , 医疗AI企业倚靠什么发展?
医疗AI的长期主义:闭环、跨界与“停滞”的突破性探索解决方案的完整性是医疗AI构建长期影响力及扩大市场触及范围的关键 。从目前通过NMPA审批的AI产品来看 , AI只能在特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上进行解决 , 但对于影像科医生而言 , 肺部的慢性肺阻、肺积水 , 肺以外的骨折、心脏相关疾病 , 影像科医生在阅片时看到的所有疾病都需要报告 。所以 , 单点功能的AI不一定能降低医生的工作量 , 反倒有可能适得其反 。换句话说 , AI企业要长远的生存下去 , 必须要由点及面 , 开启全方位的升级 。
头部企业大都在2-3年前便开始构建自己的AI闭环 。
举几个例子 , 科亚医疗从AI潜在需求旺盛的FFR出发 , 逐渐将单一产品向冠心病诊疗全流程扩张 , 发力球囊等偏向于心脏治疗方面的管线 , 形成心脏病诊治院内业务闭环 。三级医院的认可与成套的技术 , 科亚医疗接下来可能在心血管诊治全产线发力 , 将上层技术向下沉淀 , 尽可能提升其接触更多的客户 。
致远慧图、鹰瞳科技、体素科技均在眼科方面进行了深入布局 , 尝试从眼科转向糖尿病管理 。致远慧图与体素科技在海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 致远慧图通过与视光中心进行合作 , 为其眼底设备配置多病种眼底影像辅助诊断软件 。在AI的支持下 , 患者通过一次眼底照相即可洞悉眼部健康情况 , 这一检查既可用于补充近视检查 , 也可创立独立的眼科检查项目 , 帮助居民更为及时、有效地发现眼部病变 , 尽早干预眼部疾病 。
汇医慧影与深睿医疗的闭环均是建立在医疗IT基础设施与医技、临床科室的协同闭环 , 强调数据、应用流动的闭环 , 押注的是未来临床应用的流程数字化 。汇医慧影的产品体系有大数据云平台 , 有数据中台 , 还有主动脉、骨、乳腺等AI辅助诊断工具 , 整个闭环已经开始跑起来 。而深睿则在辅助诊断方面非常强势 , 拿下多张三类证 , 大量医疗AI相关论文登陆权威期刊 。去年7月收购依图医疗之后 , 深睿医疗在医疗IT方面的相关布局已非常成熟 。
上述案例之外 , 零氪科技、科亚医疗、医准智能等企业也建造自己的闭环 。如此看来 , 过去以“AI+影像”、“AI+信息化”、“AI+健康管理”为企业打标签的方式已经有些过时 。位于头部的各企业大都兼具上述多个赛道的能力 , 医疗AI的竞争在走向聚集的同时 , 也向着新的医疗赛道进行转移 。
这一趋势有利有弊 。一方面 , AI更大的市场选择意味着更效率更贴近临床的解决方案 , 但另一方面 , 现在的“面”大都源于过去的“点” , 但现在 , 我们很少看到有企业介入新的“点” 。
致远慧图CEO孙宇辉在采访中对此做了解释:“每一个医疗AI产品的研发都要经历从数据收集、算法研发、临床验证、以及注册申报的过程 。2019-2020年间 , 医疗AI行业过去积累的产品集中推出 , 并陆续拿证 , 因此给人以新产品迭出的感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