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新能源车:保费上浮,销量还涨了?( 二 )
而对更多售价在25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来说,保费与之前变化不大,甚至还下降了 。根据《时代周报》的报道,在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正式开售后,大约有50%新能源车车主的基准保费会下降,而30%的车主基准保费会持平 。
一位购买了比亚迪·秦的车主说,虽然听说新能源车保费将上浮,但实际上自家车的保费反而下调了300元左右 。
【投稿|新能源车:保费上浮,销量还涨了?】这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方面,不少车主抱怨 “省下的油钱都被保费收割了”,甚至预测新能源车的覆盖速度会因此而短暂停滞;而另一方面,大数据却显示,新能源车险独立并没有影响今年开年的新能源车销量,国内新能源车的覆盖率和市场化都在持续提高 。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去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 。2021年四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30万辆,而今年1月新能源车销量更是实现大涨 。
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1月销量9.32万辆,同比增长361.73%;理想汽车交付量为1.23万台,同比增长128.1%;小鹏汽车1月交付量为1.29万台,已经连续五个月交付量破万 。
换一种角度看,保费成本上涨,受影响的基本都是25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这群买得起较高价位新能源车的顾客,不会在乎多涨一些保费,因而车险涨价并不会影响销量大趋势 。与此同时,北京等一线城市放开了家庭电动车的口子,更有力拉动了新能源车的销量上涨 。
而在更大的背景下,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也在逐渐收紧 。如此一来,新能源车的买卖双方都将更偏向于寻求市场化的解决方案 。
02 新能源车保费“非涨不可”?对许多车主来说,新能源车保费体系独立,甚至费用上涨反而是一件好事 。
投保独立车险意味着新能源车保险体系愈加完善,定损也有了新的评价体系 。新能源车保险、维修等都将尽快走出早期的“荒蛮时代” 。
31岁的张红刚入手了特斯拉一年,她多次表示,“只要开过特斯拉就再也接受不了别的车了”。电脑屏控制全车的智能体验、车辆行驶的平稳感、大而宽阔的天窗……这样的舒适行车体验,一个月充电费只要几十块钱,让她觉得电车没买错 。
直到她需要修车,才发现新能源车维修起来要复杂得多 。她首先需要查找最近的4S店,如果附近没店,还要跑去其他城市修理 。
“油车坏了如果是小毛病,可以绕过4s店自己找修理厂修车,新能源车却不行 。”特斯拉本身就事故率高,维修费也贵,还完全被4S店所垄断,如果遇上不靠谱的4S店更是欲哭无泪 。
新能源车和油车损坏配件不同,其保险定损和维修方式、所需成本也区别很大 。
从动力核心来讲,新能源车是“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而油车是发动机和变速箱,基本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维修体系 。从外形配置来看,新能源车也比传统油车的修理更“费力” 。例如特斯拉的一体铝车身,其一体成型的车身只要磕碰坏了一个地方,就整体都要换 。
之前的新能源车险,基本上还是沿用了油车的费率和条款,没有针对新能源车电池、电机和电控的具体保障条款 。新能源车主的驾驶习惯还会影响到赔付比率,“还是挺提心吊胆的,保费不便宜,范围还小 。”
面对这样不清晰的保费体系,不仅车主们意见颇多,保险公司也觉得自己很冤 。申万宏源的研报指出,由于新能源车出险率更高,技术革新又频繁,所以保险公司实际上处于定价被动位置 。
新能源车辆的维修,基本都需要原厂零配件,成本高昂 。另外由于许多车主驾驶技术不纯熟,导致出险率高 。如果都按照油车保费标准赔付的话,显然赔付价格太高,让保险公司吃不消,甚至出现亏损 。
推荐阅读
- 智能汽车|北京产业转型:从“去叶留心”到发展“高”“精”“尖”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