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永澄50天#|#观察永澄50天# (01-05天)

观察永澄50天-01天# 7 月4号的公众号提到:“我要送出的福利,是和跃迁有关的,我会告诉你:基于范式变化的认知跃迁、基于势能拉升的赋能方法、基于能力上限的目的把握、基于前人经验的高效探索,究竟是怎么实现的!”我感觉老大是要形成并推出一个关于“怎样实现跃迁”的活动。
观察永澄50天-02天# 1、永澄老师写了23篇“跃迁”的文章与古典老师出新书《跃迁》的关联:跃迁是当前时代的一种竞争优势,高手都在通过不断的向上跃迁拉开他们与普通人的差距。
2、永澄老师的3个正向黑天鹅事件:参加“相聚星期三”的读书沙龙;领导《如何阅读一本书》;领读《好好学习》(这是我自己添加上的,因为我认识正是老大在领读了《好好学习》之后进行了一次次的跃迁)。
3、“定价是陌生人通过市场给出的,现实就是现实,估值和定价不变,没有人会给你投入资源的,那就无法获得巨额收益!”提醒我要注意自己的整体形象,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工作能力,还要注意自己的谈吐、仪态、穿着等。
观察永澄50天-03天# 1、“你设定的标准决定了你的层次,五星级的标准看上去辛苦,实际上一定比二星级的标准过着更好的生活。”以前只关注到了高标准的辛苦,但由于没有深刻体验到高标准带来的收益,经常会忽略高标准最终带来的收益,导致高标准落地困难。看到这句话里的五星级和二星级,我立马想到了五星级酒店和二星级酒店,尽管住五星级酒店比住二星级酒店要付出的多(金钱),但是住五星级酒店感受确确实实比住二星级酒店的感受好太多。这个联想加进了我对高标准的理解。
2、“每层楼的玩法各不相同。”我现在就处于两个楼层之间,处理一些上级楼层的事情,会发现以前的思路大部分不适用了,所以要改变思路,改变玩法。
3、任何方法都有自己的使用场景和边界。
4、“递弱代偿”不理解,需要查找资料了解概念。
5、要多思考。思考是靠积累的,需要思考次数、思考深度、思考广度的沉淀。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思考模式,跃迁也就比较好实现了。
观察永澄50天-04天# 1、秩序感快超越积极主动成为第一条元规范了;
2、可以掌握注意力的,他们有的是完整的时间和知识。
3、“外部动机有很多,比如成就感、拥有权、进步感、稀有、社交授权和反馈、损失厌恶,甚至还有感官刺激”。我一直以为成就感、进步感是内部动机,看到这句话,发现老大把成就感、进步感归为外部动机,不是明白,需要后续注意思考。
4、时代特点:注意力被抢夺、消息真假难辨以及主次不清、卷入和陌生人的协同合作中。
5、秩序感可以帮助获得:控制欲望的自制能力;明辨是非的辨别能力;走出舒适区的协同能力。
6、疑惑:秩序感和自律是一回事吗?注意后续思考。
观察永澄50天-05天# 【#观察永澄50天#|#观察永澄50天# (01-05天)】1、终于早起参加《思考快与慢》的共读,发现用慢的方式来阅读经典书籍,确实会发现很多自己没读懂的地方。我感觉自己读到的是皮毛,而老大读到的是心法,差别在于我从来没用过慢的方式来做一件事情,而老大已经多次体验过以慢为快的高收益。
2、““安心地慢下去”,真正的来源是第一次肯于冒险,冒险尝试用慢的方式成长。”先有体验,后有收获。我需要多一些冒险精神,没做一件事之前不要否定它。
3、慢就是快:在关键的地方慢下去,得到快的结果;
4、少就是多:不断思考如何可以让自己做少得多。这应该是每位高效能人士努力的方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