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度热评|涨价的星巴克,是否已陷入“中年危机”?|钛度热评( 六 )
从企业经营的稳健程度来说,回顾这几年到现在,饮品行业出大问题的表现是财务造假、产品瑕疵、裁员及闭店等情况 。这些出问题的企业多在3-8年的经营时间,多拿到十位数的融资资金,经历市场冷暖转化的周期不超过一次 。相对来说星巴克有50+年的经营时间,23年的中国市场经营时间(当下国内超过20年的咖啡奶茶等消费类饮品品牌应该不多吧),这带来的是经营团队对市场的足够清晰的认知,更不用说5000+门店(开始下沉到县份了)带来的价值 。
短周期来说,最近的中国区经营业绩有下滑,这个下滑只说一个原因的话就是,期间很多新兴咖啡(茶饮)品牌多把价格带放在10-20元,从星巴克流失了部分用户出去 。而结合最近20年来看中长周期这样的竞争格局,会在不同价格带存活2-3家全国级别的品牌,星巴克大概率会是自己价格带的其中一家(只要自己不出事,无黑天鹅事件 。
所以,星巴克陷入中年危机几率不大,但更懂中国的营商环境、国人的情绪、把公关做好确实是需要更下功夫 。
中科闻歌郑阳:
在近期大量消费品涨价的大背景下,星巴克涨价的核心因素自然是供应链乃至运营的成本提高 。在中国文化与经济步入高强度输出的“大航海”时代,随着国人消费能力的提升与消费习惯的改变下,产生了大量的消费需求,而相对低门槛的消费品领域,本土品牌更是异军突起 。
“重庆星巴克事件”舆论引爆后,热度居高不下的深层次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中美国际舆论场和自媒体爆发的时代背景影响下,一方面作为美国的咖啡品牌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对比,另一方面事件本身自带的复杂话题性更容易被传播 。2.近些年星巴克产品质量舆情频发,但是并无任何有效的公关行为,积累了诸多的负面口碑,特斯拉等美国品牌也类似,甚至做得更差 。3.当下咖啡的主要消费人群拥有更强的民族自信与文化尊严,在可选择的国货品牌居多的市场情况下,星巴克在产品质量、品牌口碑、文化输出程度等各方面优势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自然会受到更强烈抨击 。4.星巴克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中高收入人群,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其受众的消费能力有一定的下降,但是受限于品牌定位等更深层次原因,又无法快速拓展下沉市场 。
综上所述,星巴克作为行业领军者的优势在逐渐的丧失,陷入中年危机必不可免,但这种危机也是行业的共性,短时间内星巴克还是具备强大的品牌优势 。但是在消费市场逐渐扩大,新的消费群体入场、消费习惯、消费场景、消费需求逐渐多元化的情况下,星巴克还是需要在战略上实现更多元化的突破,才能更适应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消费市场 。
资深媒体人祖腾飞:
客观来说,星巴克涨价是市场行为,本无可厚非 。而且涨价的不仅星巴克,有媒体报道说瑞幸、Tims咖啡也涨价了 。
为什么星巴克涨价能给网友带来这么大反映,主要是源于星巴克本身利润就很高了,再涨价真就有点过分,像极了赵本山小品里那种“抓住一只羊使劲薅羊毛”的意思 。数据显示,星巴克在欧美的利润率大约是21.1%,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大约是1.9%,但在中国市场,星巴克的利润率却达到了32% 。
当然,高利润率也符合星巴克一贯打造的“高端”形象,但是“不廉价”=“更优质”这种诡异的等式越来越被消费者嗤之以鼻 。对于中国咖啡爱好者而言,国内已有很多咖啡品牌可选,无论是咖啡厅、胶囊咖啡、浓缩咖啡还是最传统的速溶咖啡,多寡随心丰俭由人,星巴克不再是唯一选择 。
推荐阅读
- 星巴克|星巴克涨价引热议,中国现磨咖啡市场目前到底如何?
- 消费|成本上升,业绩承压,方便面集体涨价了?
- 钛度图闻|“稳”字当头,十张图一窥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大势 | 钛度图闻
- oppo|K50电竞版要涨价?Redmi成奔驰AMG F1独家合作伙伴:联名作周三见
- 苹果|iPhone SE3下月发布,抗住压力不涨价,续航有所改善
- 钛度热评|2022春节档电影增价不增收,电影市场是否已走到了规模拐点?|钛度热评
- S22|三星:为提高市场占有率 Galaxy S22系列不涨价
- xy s22|三星Galaxy S22系列不涨价 2月21日开启预购
- oppo|三星:为提高市占率,S22系列不涨价
- 市占率|外媒:为提高市占率 三星 Galaxy S22系列决定不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