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看破网红探店的广告套路,年轻人把真相留在点评里( 二 )


在各大互联网公司都相继入局的本地生活领域,网红种草之势更加磅礴 。
这是一块大蛋糕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上半年,本地生活到店业务市场交易规模较2015年同期翻了五倍,达到5287.6亿,同比增速超过20% 。艾瑞咨询预计,到2025年底,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5.3万亿 。
投稿|看破网红探店的广告套路,年轻人把真相留在点评里
文章图片

图:本地生活到店业务市场交易规模
2021年以来,大厂们相继加快了在本地生活服务的布局,直观表现是在App 内添加相关入口,上线关于吃喝玩乐的功能 。本地生活服务,是这些内容平台此前缺少积累的领域,与之高度相关的探店种草类内容,就成了最合适的流量入口 。
很多用户可以感受到,在一些探店视频里,还可以直接找到优惠券等消费入口 。从被种草到消费的路径越短,留给消费者思考的时间窗口就越短,下单的完成率就越高——毕竟,本质上,看短视频顺带种草,创造的就是典型的冲动消费场景 。
02 真实的力量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里,需要真实的力量 。
北京女孩田甜,她是朋友圈里的“美食指南” 。好友们都知道她专业,经常甩来各种问题请教,比如,东边国贸附近有什么好吃的烤鸭推荐?老北京铜锅涮肉哪家最好吃?哪家牛排馆子最有情调?最近人气很旺的那家烤肉店值得去吃吗?被她“种草”的朋友,也总愿意在用餐结束后,继续与她交流体验 。
田甜还会把个人真实的消费感受分享到大众点评上 。针对点评上的网友提问,她也会尽量回复,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件能带来满足感的事情 。
正如同大家出门看电影会参考豆瓣电影的评分一样,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大众点评也在形成类似的选店坐标 。
流传在饕餮客之间的民间标准是,初到一座陌生城市,如果想品尝当地最有特色的美食,大众点评上评分在3.5左右的小馆子值得试试 。它可能是本地人更常光临的地方,因为本地食客往往更挑剔服务,不愿意给出太高的分数 。
投稿|看破网红探店的广告套路,年轻人把真相留在点评里
文章图片

图:大众点评评分3.6 龙坞小朱饭店
计算机科学家鲍勃.梅特卡夫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网络效应”的观点,他认为,网络的价值会随着加入人数的增加,而呈现出指数级增长 。后人将其称之为“梅特卡夫理论” 。
“梅特卡夫理论”应用于淘宝、豆瓣、大众点评等具备点评功能的平台时,就集聚了互联网上属于普通人的真实力量 。
03 盲盒种草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
互联网连接一切的力量,曾经让早期“种草”很纯粹 。年轻人们热情地向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发现的好物、好店,只要能对别人的消费决策起到参考和帮助作用,便足以支撑他们持续“发电”了 。大众点评、豆瓣、知乎、以及早期的55BBS 等平台,都是年轻人乐于被种草的集中之地 。
直到网红们入局“种草”领域,这个风向就变了 。
与素人对个人真实评价内容的谨慎态度不同,网红们已然成为新营销模式中的一环,他们打着种草名义,扮演的却是毫无感情的广告机器 。毕竟,大数据时代里,粉丝于他们而言,不再是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只是数据和流量,以及他们向广告主收费的筹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