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蹭“新经济”失败,亚洲渔港IPO被否

投稿|蹭“新经济”失败,亚洲渔港IPO被否
文章图片

 文|大摩财经
自2020年7月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书以来,亚洲渔港的IPO之旅走过了20个月,但真正让它登上“头条”的,却是其上市申请未获通过的消息 。
2月18日晚间,深交所创业板官网显示,亚洲渔港创业板IPO上会未获得通过,其在通知中表示,发行人(即亚洲渔港)未能充分说明其“三创四新” 特征,以及是否符合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板定位要求 。
事实上,在深交所做出终止亚洲渔港上市审核的决定之前,便有投行人士在微博公开质疑,“如果下周这家IPO过会了,我就相信所谓的“三创四新”其实就是个笑话!”深交所的决定,印证了这位人士的预测 。
围绕亚洲渔港的质疑声如此之大,主要源于这家在招股书中竭力包装三创四新的公司,仍无法掩饰其传统产业模式的本质,而梳理其发展历程,亚洲渔港曾手握真正将新旧产业融合、符合创业板定位的机会,但在种种因素影响下,却选择了主动放弃 。
头顶“亚洲”二字,名称异常霸气的亚洲海港折戟IPO过会,折射的确实传统企业在新产业机会来临前,无力把握的忧伤故事 。
供应链的皮,食品公司的核亚洲渔港成立于2002年,成立之初的名称为大连美姿克特食品有限公司, 2013年经主管工商部门核准,公司名称由“大连美姿克特食品有限公司”变更为“亚洲渔港投资(大连)有限公司” 。不过从现状来看,食品公司的定位更符合亚洲渔港的真实业务情况 。
亚洲渔港的业务模式并不难理解:通过向上游供应商采购原料,通过代工厂或自有工厂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出售给酒店、餐厅等客户 。
投稿|蹭“新经济”失败,亚洲渔港IPO被否
文章图片

亚洲渔港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分为生鲜食材产品(又进一步细分为深加工产品和初加工产品)和仓储物流服务 。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六个月,亚洲渔港营收分别为9.1亿、12亿、8.96亿和5.6亿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08.89万元、6904.87万元、5352.14万元、3326.5万元 。
投稿|蹭“新经济”失败,亚洲渔港IPO被否
文章图片

投稿|蹭“新经济”失败,亚洲渔港IPO被否
文章图片

其中2020年年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5.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24.33%,主要为受疫情影响,一方面全国餐饮行业收入同比下降16.6%,同时进口虾类初加工产品受疫情管控影响收入同比下滑45.92% 。
整体上,亚洲渔港的经营比较稳健,但也没有太大亮点 。为了冲击创业板,招股书着力证明了自身模式的“创新性”和新旧产业的融合性 。
在招股说明书中,亚洲渔港认为,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外协加工、统一管理上游供应商、建设第三方冷链物流体系的模式建立了速冻海水产品为主的生鲜餐饮食材供应体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和完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的运营效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