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研究|北沟村的变迁:在文旅改造中自生长( 三 )


文旅产业研究|北沟村的变迁:在文旅改造中自生长
文章图片

瓦厂酒店西餐厅,拍摄/钛媒体App 陶淘
宋翠红告诉钛媒体App,像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北沟村有一位叫王新的村民,以前在北京市的酒店里做领班,还是店里的优秀员工,如今,家乡的发展吸引他回到了瓦厂酒店上班 。最近回村的村民宝树,之前也在北京城里开出租,现在也来到了瓦厂酒店工作 。
阚冬也透露,村中的几栋核心酒店、美术馆、餐厅等建筑里的建筑施工队、园林绿化人员、厨师团队和服务生等,都汇集了很多原本的村民,他们都是在看到家乡的变化之后,自发地回到了这里——如今,三卅酒店和瓦厂酒店每年的年营业额大约能达到2000万左右,这给村民们看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
在北沟村文旅小有名气了之后,另一些村民选择了回村创业 。
不同于乌镇西栅或平遥古城这类古镇与村落改建时村民异地而居的方案,北沟村始终是当地居民的家园 。如今,北沟村中有七成的村民开起了自己的民宿,将自住的房屋之外的闲置部分充分利用起来,转化为客栈和餐饮店,并且也在三卅精品酒店和瓦厂酒店的影响之下,持续提升着自己的品质 。
【文旅产业研究|北沟村的变迁:在文旅改造中自生长】“创业的村民们都互相较着劲,他们自己挣了钱,收入跟上了,想要吸引更多游客,就基本都翻新了房子;发现自家的菜单只有中文,别家的有中英文双语,就也赶紧加上了英文 。大家都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宋翠红介绍 。
北沟村村民们纷纷回乡,是因为只要家乡能让人维持生计,大部分人并不愿意颠沛流离,更希望陪在家人身边 。
据2019年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在902万左右 。另有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中有着心理疾患的比例高达57.14% 。如今,有着镇中的中心学校可以上学,同时又有着父母陪伴的北沟村孩子,也终于过起了更快乐的生活 。
在收入提升之后,全村人的综合文化素养也跟着提升了 。
阚冬回忆,随着更多的国内外旅客来到北沟村,村民们的眼界得到了开拓,开始品咖啡、吃牛排,“大家变得更open-minded了” 。
这种变化还得益于村委书记王全的倡导 。村中的活动中心,王书记会时不常地找来学者,为村民们科普基本的文化常识 。今天,当我去到北沟村,村民和我回忆起的那些随地乱丢废弃物的景象,真的已经不在了 。这对于一座贫困山村来说,是源自文化意识面的一种更深层次的革新 。
依山傍水的美景、逐渐齐备的文旅设施、包容好客的村民……正是这些北沟村怡人的乡村文化氛围,还吸引了不少新北沟人 。
有媒体把这里比喻为“中国的比利弗村庄”,一些外国人也选择了来这里定居 。比如加拿大排名前三的富豪、石油家族企业传人、医疗行业的创始人等等,多的时候,北沟村有30多户来自世界各地的村民 。
不仅是外国人,也有从北京市区搬来的国内艺术家,比如阚冬的好朋友,大学教授、艺术家郑晓红 。2020的圣诞节,郑晓红还为北沟村策划了一个艺术节,带着学生一起用废旧材料做出了很多装置……
对于北沟村民来说,他们早已跨国了贫穷的这道门槛,如今,这里经济还在高速发展,文化欣欣向荣 。它的特点在于不背弃过往,但又包容地持续拥抱未来 。(本文首发钛媒体,采访、撰文 | 陶淘;摄影 | 曾朦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