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在星巴克、瑞幸、Manner打工:不像咖啡师,更像“机器人”?( 四 )


消费|在星巴克、瑞幸、Manner打工:不像咖啡师,更像“机器人”?
文章图片

独立咖啡店里,经常可以见到工匠精神十足的咖啡师,制作手法稳定、懂豆子,还会教顾客怎么喝 。而在连锁咖啡店里,咖啡师只需要接受品牌规定下的那一套标准化流程,即便是还需要最基础的拉花技能的连锁咖啡店,也不需要咖啡师自由发挥 。
小麦对深燃说,“Seesaw的堂食是需要拉花的,但也就那几种图案 。独立咖啡店可能更重视‘花活’,不仅要会郁金香、心形,还要有自己的创意 。”她表示,咖啡师也可以自己钻研更复杂的拉花图案,更可以给顾客做,“但是哪有时间?高峰时段基本上1、2分钟就出品一杯 。”
得不到锻炼的不仅是咖啡技术,庄欣告诉深燃,她也不会把在瑞幸的那份全职工作写到简历里,或是拿出来在面试中证明自己的某些能力 。“都说服务业可以锻炼交流能力,但也没有 。因为瑞幸的店面很小,没有座位,基本都是外卖 。我们一天能交流能够接触到的只有部分顾客,还有骑手 。”她感到自己很封闭,明明在做服务,却没有实感 。
另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很少有人进入连锁咖啡店,是真的想扎下根,一路通天 。
费晓楠说,就她身边的同事来看,“基本都不是以这份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原因很简单,薪资并不可观 。“大家是看中了工作环境还算轻松,也没有比较复杂的职场 。”她告诉深燃,还有些人是从原有工作离职,又没有找到新工作,把在咖啡店的工作当作一种过渡 。
同样抱着“过渡”心态进入连锁咖啡行业的,还有庄欣 。“当时刚刚毕业,我大学是学艺术的,不太好找工作,就找了瑞幸的工作先做着 。”
那么,在连锁咖啡店做了一段时间的年轻人们流向了哪里?
在品牌之间跳槽的现象存在,不过据几位受访者说,“这种情况并不多,而且连锁品牌大同小异,来回跳,意义不大 。”
举个例子 。小麦向深燃讲述,店里有一个从星巴克跳过来的新人 。“基础的操作他都会,有一天比较忙,我们就让他帮忙过来做出品 。后来店长看到了,明确表示不可以,因为那个新人还没有经过Seesaw的认证,不能让他上咖啡台 。”也就是说,不管你在哪家大型企业做过,不管你是不是会做咖啡,换一家连锁企业,就要从头学起那一套标准化流程 。
总的来说,热爱咖啡、对咖啡有追求的人会选择自己开店,或者去私人运营的精品咖啡店工作 。而对于只是用连锁咖啡店的工作过渡的人来说,可能性就更多了 。
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进连锁咖啡行业,又重新回到适合自己的各处 。咖啡师也许是一个终身职业,但连锁咖啡店员并不是 。
标准化、抢热点、重扩张,但连锁咖啡不抢人人员大幅流动,还因为存在一个残酷的现实:对于连锁咖啡企业来说,人没那么重要 。
多位面试连锁咖啡店失败的网友表示,自己有过几年咖啡从业经历,不仅会基础操作,还会进阶技艺,但似乎还是小白更吃香,更能适应从零开始的标准流程 。
资深咖啡从业者张宏向深燃解释,未来咖啡行业的技术壁垒不在于咖啡师 。“对于咖啡师,进行正常的培训,学会正常操作设备就可以上岗,以后的修行看个人,不能算是技术壁垒 。”
独立精品咖啡店的运作模式是咖啡师也承担研发任务,但连锁咖啡企业里,研发策划和店内运营是分割的,店内的咖啡师只承担制作任务,不负责研发,自然也就很难形成人才差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