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在星巴克、瑞幸、Manner打工:不像咖啡师,更像“机器人”?( 三 )


文章图片

来源 / @瑞幸
对咖啡师的培养上,也有细微的区别 。例如,据庄欣说,她在职时,瑞幸在咖啡师的细分上只有见习咖啡师和咖啡师两层,也就是熟稔了配方,就能上手了 。至于Costa、星巴克、Seesaw等品牌则会把咖啡师这一个岗位划分成几个档次,例如Seesaw将咖啡师分为1星到5星 。
顾客也可以一眼看出区别 。费晓楠说,Costa的标志就是三颗咖啡豆,这也代表了咖啡师的等级 。“衣服上没有咖啡豆PIN(代表身份的徽章)就说明是新人,再往后一颗豆到三颗豆就需要考试了,每升一级、衣服上多一颗 。”星巴克则用围裙颜色和胸前的PIN划分,黑围裙高于绿围裙,升黑围裙同样需要考试 。
跳槽,也是连锁咖啡行业里很有意思的现象 。庄欣记得,她当时有个同事是从星巴克跳槽来瑞幸的,“他能力不错,接触到全自动咖啡机之后他特别诧异,说‘这也叫做咖啡?’”
在连锁品牌之间跳槽,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薪资 。深燃了解到,瑞幸的工资比较高,Manner等咖啡新势力有时也可与瑞幸抗衡,星巴克薪资相对较低 。以上海为例,庄欣2020年在上海瑞幸的时薪是28元/小时,一个月到手五六千元 。一位星巴克的上海店员透露,时薪是19.5元/小时,每小时比瑞幸少了10块钱 。目前上海瑞幸的时薪变化不大,在29元左右 。据Manner上海门店的招聘广告介绍,初级咖啡师的薪资是6500元-8000元 。
一般来说,按小时计酬的连锁咖啡全职员工一周需要工作40小时,做五休二 。算下来,月入四五千是平均水平 。咖啡从业者万臻透露,月入过万的咖啡师,在行业内是中等偏上了 。可见,薪资存在差异,但也没到断层的地步 。
如果是追求收入,很多人会首选新势力和瑞幸;如果看中大平台,便会考虑星巴克、Costa、Tims等国际品牌 。不过,也常会有店员表示,瑞幸等全自动操作的咖啡店是“鄙视链”最底端,因为学不到技术 。
咖啡师也许是终身职业,但连锁咖啡店员不是穿透热闹的表象,连锁咖啡店的咖啡师也是一份工作 。既然是工作,就逃不开竞争、晋升等话题 。
公认的事实是,连锁咖啡店的晋升路径非常清晰,但空间有限 。
一个小小的咖啡店里,怎么才算打通关?某Manner门店的招聘启示写道,内部晋升通道为:咖啡师-高级咖啡师-见习店长-店长-资深店长-区域管理层 。其他品牌也差不多是这个路子 。
小麦笑言:“咖啡店也挺卷的 。”她透露,店长会给过了初级考核的咖啡师和MVP(算是中级咖啡师)分配行政工作,包括订货、门店运营等等,“他不会允许你像咸鱼一样,躺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咖啡师 。”
几位受访者也认同,要想在连锁咖啡店一路做下去,就必须接手行政工作,必须去做副店长、店长,甚至区域经理 。一方面是薪资水平上会普遍提升,另一方面是自己的职业路径才算打开 。直白点说,18岁-35岁的年轻咖啡师一抓一大把,你不可能在基层做一辈子 。“在瑞幸咖啡,你要干到上面,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彼时通过了副店长资质考核的庄欣告诉深燃 。
她还有另一个必须“通关”的理由 。“我那时候是全职咖啡师,但只有做到副店长往上,才算正式的瑞幸咖啡员工 。”她解释,当时的情况是,副店长以下的岗位,都是跟第三方的劳务机构签合同 。
如此简单明了的晋升路径也可以看出,根本上来说,连锁咖啡首先是个需要运营的门店,然后才是做咖啡的 。技术,在这里得不到太多锻炼,更得不到发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