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比亚迪的天花板在哪里?( 四 )


2002年11月27日 , 王传福受邀拜访富士康 , 彼时的比亚迪只是一个做手机电池的小公司 , 而富士康已经是世界级的代工航母 , 宾主见面 , 按照当时的新闻稿是“双方宾主言欢 , 觥筹交错 , 畅想未来合作的美好前景” , 之后按照流程 , 顺便请王传福参观了一下生产线 。
当时王传福到底怎么想的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 , 但作为工业设计制造方面真正的大师 , 给王传福带来的可能不是震撼和敬仰 , 而是“就这?” , 自然而然的就会生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
最了解你的 , 往往不是亲人 , 而是你的同行 , 或者敌人 。此后的比亚迪开始大举投入手机代工业 , 也引来了2006年与富士康的诉讼 , 这场诉讼一直持续到2012年 。
王传福的高光时刻如果失去了期待 , 那翻山越岭就没有意义 。要知道造车这么难 , 王传福可能一开始就不会入行了 。
机缘巧合之下 , 2003年王传福收购了秦川汽车 。早年的军工企业转型期间 , 有四家企业得到了以小型车见长的铃木汽车的技术转让 , 分别是长安奥拓、江南奥拓、江北奥拓和秦川奥拓 。秦川奥拓位于西安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当时西北地区唯一的一家具有资质的轿车生产企业 。
收购秦川汽车就相当于拿到了“汽车准生证” , 发改委每年都要公布车辆生产企业产品目录 , 只有在目录上的产品才能生产 。为拿到这个出生证明 , 各家企业或多或少的都走了些弯路 。吉利的李书福高喊:“请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 。如果失败 , 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 , 长城通过皮卡打政策擦边球 , 奇瑞则是直接将20%的股权划给了上汽集团 。
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的消息传来 , 比亚迪港股大跌 , 外部投资人强烈反对王传福的做法 。站在今天 , 我们可能会嘲笑外部投资人的短视 ,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 , 比亚迪造车 , 其间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波折 , 坚持到最后需要太多的毅力 。
王传福造车 , 一开始并不是奔着新能源来的 , 他只是在手机电池增长空间有限之后 , 找一个门槛高一点 , 竞争弱一些的行业 , 新世纪之初 , 加入WTO之后带来的海量财富爆发 , 汽车加速普及 , 高额的利润吸引了众多公司进入 , 包括现在的美的集团 , 奥克斯 , 还有造手机的波导 , 都纷纷杀入汽车市场 。
收购秦川之后 , 比亚迪并没有着急推出新车 , 2003、2004两年 , 比亚迪只有一款车 , 那就是源自秦川的福莱尔 , 这两年 , 比亚迪花了数千万元购买了各个品牌的最新车型进行拆解学习 。
终于 , 比亚迪真正意义的第一款车 , F3于2005年4月16日下线 , 并于当年的9月份正式上市 。这是一款具有历史意义的新车 , 花冠的前脸 , 飞度的屁股 , 发动机采用当时自主品牌普遍采用的东安三菱4G18 , 起步价仅仅7.38万 。这款车摸对了国内轿车需求的痛点:大气、便宜、省油、高配置 , 甫一上市 , 就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 单月销量甚至超过了部分合资车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