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影响|为什么俄罗斯不怕芯片卡脖子?( 二 )


提高算力、缩小体积、提高稳定性和节省电力是当时两国共同的目标 。
50年代末60年代初,虽然两国又先后研制出体积更小、耗电更少的晶体管计算机 。
但苏联却选择继续钟情于电子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电子管的小型化上 。
究其原因,一个说法是苏联官方认为电子管的抗干扰能力强,用在军工产品上更成熟可靠 。
而美国科技公司在市场机制下选择了体积更小、耗电更少,适合民用的晶体管路线 。
俄乌冲突影响|为什么俄罗斯不怕芯片卡脖子?
文章图片

美国后来在晶体管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集成电路,并提出摩尔定律 。
晶体管的体积不断缩小,电路规模不断增加,直到今天 。
而苏联的电子管小型化却走到了末路 。
电子管需要一定的真空空间,终于有一天苏联专家发现,想要再缩小下去付出的成本将是天文数字 。
等到苏联再次重视起晶体管,与美国集成电路相比已经落后了大概20年 。
计算机设备orPC集成电路的下一步发展,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也就是我们当下使用的手机、电脑方面的芯片 。
但多次点错科技树的苏联,想要重振旗鼓,并不是那么容易 。
因为当时还有严重的“内忧”:
苏联最初的计算机系统,哪怕是在一个系列的范围内,都没有统一的通用标准,导致诸多外围设备、数字存储并不兼容 。
于是就在1969年,政府做了个冒险的决定:

终止本土计算机的发展,并开始在IBM/360平台的基础上制造计算机 。
换言之,直接Copy西方的系统 。
在当时一部人看来,这直接导致了计算机工业的落后 。
当苏联推出第一台ES EVM大型机(基于IBM/360)时,美国已经过渡到下一代IBM/370平台 。
到1980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在美国大规模普及,英特尔、微软、微软等科技企业开始推出微处理器计算机 。
这时候的苏联,却保持高度怀疑态度:计算机永远不可能是个人计算机 。
时间来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改革,放开在学校中可以使用个人计算机
其中,BK-0010由此成为苏联唯一一台生产数量超几千台的个人计算机,但可靠性特别差 。
俄乌冲突影响|为什么俄罗斯不怕芯片卡脖子?
文章图片

出口和山寨这两条路,也就被政府大力推扬 。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硬件生产的“硬伤”,苏联山寨、组装出来的设备,始终达不到质量标准 。
比如,Agat,就是基于Apple II的克隆版,就多次遭到计算机质量和可靠性的投诉,最终因供应组件的问题而停产 。
俄乌冲突影响|为什么俄罗斯不怕芯片卡脖子?
文章图片

二进制or三进制除了在计算机发展几次关键跨越上没有跟上,苏联还在其他道路上走了弯路 。
最典型的就是,曾短暂尝试过的三进制计算机 。
1958年,莫斯科国立大学研制出第一台三进制计算机Setun (Сетунь) 。
俄乌冲突影响|为什么俄罗斯不怕芯片卡脖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