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失速的电子烟,绝望的店主( 二 )


除了不可抗力的监管因素,销售渠道的混乱,也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不同于其它行业,电子烟的销售渠道,一直都乱象丛生 。
资深从业者老杨告诉银杏科技,电子烟销售链条上下游分别是:品牌、国代、省代、市代、店主 。
国代是品牌方的全国总渠道商,负责打开市场;省代负责一个省的拓店、放货;市代相当于小区域推广,多是店主身份,存在感并不是很强 。
但电子烟的销售渠道,有两个特殊群体:自发仓和微商 。
自发仓是电子烟行业“串货”的枢纽,由私人独立经营,市面上不管什么来源的货都收,一般对接各大品牌的国代和省代 。
自发仓出货,主要靠前文所说的“输出手”,也经常串货给不同品牌的电子烟店主 。
微商群体极其复杂,有独立微商(没有实体店但会自己囤货)、也有店主(线上销售占比大于线下),还有输出手(自己不囤货赚差价),很多自发仓老板,实际上就是微商头子 。
从2019年10月,电子烟“线上禁售令”出台后,微信就替代了电商平台,逐渐成为了电子烟线上销售的集散地 。
据了解,某些电子烟头部品牌,曾立志整顿销售渠道,都基本收效甚微 。比如悦刻,在新政策出台之前,就执行过严格的“打击串货”政策,但结果却让更多货源流到了微商手里 。
“抽电子烟的人,这年头谁微信里没有几个卖电子烟的微商呢?”
店主的众生百态电子烟行业,一直都在与时间赛跑 。
其实所有的电子烟品牌方,从一开始就知道一旦政策的靴子完全落地,行业红利期就会结束 。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快速发展成规模壮大自己,等到被收编时,能估个好价钱 。
老杨说,壮大规模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多开线下专卖店 。
据《2021电子烟产业蓝皮书》显示,国内电子烟零售门店有近19万家,其中授权店13.8万家,专卖店4.7万家,集合店5000-7000家 。
伴随千城万店落地的是,品牌方的利润暴涨 。
以悦刻为例,其母公司雾芯科技2021年营收为85.21亿元,较2020年的38.197亿元增长123.1% 。
而电子烟无序扩张的另一边,是线下门店过剩导致供大于求,很多店主这几年都苦不堪言 。
沈阳的“柚子“店主陈先生说,自己所在的街道,光是去年上半年,就陆陆续续开起了6家电子烟店 。
“该区域的有效人流,根本无法保证如此数量的门店盈利”,截止到去年十月,该街道的电子烟门店仅存两家,包括陈先生自己的门店,也经营不下去倒闭了 。
在成都,电子烟门店数量从2020年的不到八百家,增加到2021年的1712家 。
成都金牛区的店主老杜说,自己店铺所在的方圆200米范围之内,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连开5家烟店,魔笛、悦刻、柚子等品牌都有落足 。
而该片区都是以老旧小区为主,年轻人群体较少,只有靠老客户才有生意,“从19年年底到21年年底,亏出去了30多万,周围的店熬死了两家又新开两家” 。
成都黄金地段银石广场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 1000多平米的区域内,电子烟门店数量一度达到了10几家,囊括了市面上所有的主流品牌 。
大多数门店的月营业额在3-5万不等,去除房租、人工和进货成本之后,该店铺净利润每月仅3000元不到,这还没有算因疫情封锁时期 。
四五线城镇的电子烟业态也同样失衡,在四川青神县,县城人口不到四万人的情况下,高峰期竟也有6家电子烟门店,由于年轻客群的长期流失,这些门店也几乎都处于亏本状态 。
这些店主们,还时常面临代理和品牌方无休止的套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