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顾亦有言
文章图片
【相顾亦有言】▽
第一次见到身穿紫色棉服,弓着身子,独自坐在读者餐厅的老婆婆的时候,与往日淡定相比多了一丝诧异。大概是这位婆婆的年龄比我之前在图书馆常见的,带着老花镜,驼着身子,被长长书架淹没的长着看着还要略衰老一分。
不过,第一眼望去,她绝对算是有精气神的老年人。
第一次的撞见并没有让我对这位婆婆产生太大的兴趣,也很快忘记了她。
去图书馆的次数多了,每次总能撞见各个年龄段的人,再看到满头白发,驼着背,拉着小推车在书海中寻找书籍的老年人也自然的产生了一种免疫力,由开始的惊讶到习惯。
但是,每次见到这样或伏案或站立的背影我都怀着一分敬意,放慢步伐悄悄望一眼。对于爱读书的人,我是欣赏的,尊敬的。
▽▽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之后每次去读者餐厅,我都会见到这位独自坐在过道拐角处,穿着紫色棉服的婆婆,她的面前一直放着一个布艺的小挎包,挎包上面顶着一只蓝色毛线帽,看上去和她包的颜色还挺搭的。
常常,我去吃饭的时候,她已经开始吃了。她慢慢的咀嚼着,不时抬头看着周边。好奇心驱使我对眼前这位独坐的老人产生猜想,回忆加上揣测帮我理了理思路。
“每次中午或是晚上,无论我来多早,或多晚离开,她都坐在相同的位置,所以,她不是来楼上看书的咯,可是就这样从早上坐到中午再到晚上,得有多无聊啊,她又一直在想着什么呢,她的子女和老伴知道吗,会不会她也是像季老一样看上去朴素实际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呢.....”
总之,相比还有一群每天在餐厅角落围坐一团织毛衣的上海阿姨,我对这位婆婆充满了疑问。
记得,我在她对面坐过一次,她餐盘中有几个菜,看上去不像是寒酸之人。
工作日的餐厅大多是独来独往的人,哪怕是一张桌上坐满人,互相也不会说话打扰,顶多是友好的把餐盘往自己身边放一放以免别人的餐盘不好摆放。
习惯了不说话,习惯了做自己的事情,习惯了不去破坏安静,所以我也只是静静的在老人对面坐着。
印象中,婆婆是个修养很好的人,她不会一直盯着别人或者别人的餐盘看,只会抬头微微扫一眼走过的行人。
▽▽▽
今天,我正好又坐在婆婆对面,快吃完饭的时候终于按捺不住主动跟她聊天,开口之前我还担心她会不会是个傲娇的老人,不愿意和别人说话。但庆幸的是,她很愿意跟我交谈。
我小心翼翼的问道:婆婆,您每天都在这儿啊,一时间我竟然有点语塞,不知道问什么好,生怕对老人家有什么冒犯。她顿了几秒之后,便很快跟我聊开,自己娓娓道来,我只是跟着她的话问了几个问题。
她的普通话中夹杂着一点上海腔,起初以为她是上海人,后来才知道是舟山人。
“您住得离这远吗,过来会不会不方便?”
“住在龙阳路那边,跟我儿子媳妇一起住的,中午和晚上都在这吃,晚上吃完了回去。之前一直待在舟山,但生病了我儿子不放心,非让我来上海,待在他身边。在舟山住院了一个月,我儿子就在家陪我,最后想想,还是跟他来上海好了。”
听到她说自己生病,我心里是有一点不舒坦的,但想到她有一个孝顺的子女,我还是替她感到开心。
从头到尾的谈话中,她都洋溢着笑容,虽然只剩几颗牙齿,头发白了,皱纹也多了,但看上去很有精神。孤身一人确一点也不脆弱,眉宇间我看到的是她的勇敢和坚毅。
诚然,当初想要跟她说话是出于好奇加怜悯,走近之后,我意识到我并不是来寻找之前那么多疑问的答案的,我只是一个倾听者,陪伴着,欢喜着,她诉说着她想说的,我偶尔提问一二。
有好几次,婆婆提到他儿子是交大研究生,博士生,我想她是骄傲的,开心的,虽老来得子,但她没有炫耀的语气,有的是对她儿子的认可。
不知道我是第几个跟她交谈的陌生人,也或许在这之前一个人也没有。
▽▽▽▽
最后,她带上帽子,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站在桌边再三叮嘱我:工作了一定要注意身体,身体是最最重要的,睡眠一定要充足,她认真又用力的跟我重复着这几句话,像是把这辈子的真谛一定要传达给我。
是的,我还是不知道她是干什么的,她为什么要每天来图书馆,她都在想些什么。
但是,她主动跟我分享了她想说的话,跟我说些会让她喜笑颜开的事,我也不必再追问太多别的。
我们就是坐着聊聊天,解解闷,笑一笑,享受此刻彼此的真诚。
下周就要上班,大概不会常来图书馆了,如果来,还要再陪你坐坐聊会儿天。
文章图片
—— END ——
推荐阅读
- 何必出远门,喝茶亦是旅程!
- 童年回忆
- 亦萌11.5日|亦萌11.5日 计划
- 2020-03-25|2020-03-25 性教育,刻不容缓,家庭教育的支持也亦然
- 狗趣
- 岁月忽已暮—绿亦歌(著)
- 生如逆旅,吾亦行人
- 失手忘记保存,亦不想再写第二遍。
- 青春仿若一张白纸(有人用它做画,亦有人拿它写诗,更有人放任它空空如也!)
- 刘亦菲母女夜会金主(张柏芝爆想生4胎?baby被抓包买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