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苹果近黄昏

f苹果近黄昏
文章插图
作者:文雨 编辑:小市妹
iPhone 13在中国卖脱销,但苹果的股票却接连大跌,近半个月内市值蒸发了超过1.1万亿人民币。看似相互矛盾的两件事实际上并不冲突,华尔街需要把苹果放在天平上重新称重。
库克接班的第十个年头,帝国荣光下的危机渐渐显露。
【求稳:失去灵魂的卓越】
9月15日凌晨,库克身着蓝色针织上衣出席苹果新品发布会并高调宣布:“iPhone13满载各项创新技术,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打造的最为出色的iPhone。”
满怀期待的网友仔细看完了整场发布会,但观后感却是:iPhone 13与iPhone 12最大的不同,是名字不同。这一评价获得了多数人的认可,就连苹果“死忠”段永平也加入其中,称“又像往年一样没有新意”。
事实也的确如此,iPhone 13并没有带来惊喜,只是在续航、内存、影像等常规层面上的例行升级。
缺乏颠覆式创新,这是库克接班之后受到的最大质疑。每逢此时,人们总会把乔布斯拿出来和库克相比,而事实上,决定苹果气质的最根本原因并非两代掌舵人的秉性,而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今年年初,华为心声社区刊发了一篇名为《星光不问赶路人》的任正非署名文章,文中有这么一段:
科技发展正处在一个饱和曲线的平顶端,付出巨大的努力,并不能有对等的收益,华为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是200亿美元,但收益只有研发投入的40%,60%的蜡烛在黑暗的探索之路燃尽了。
在核心技术早已成熟的背景下,除了半导体显示和芯片迫于摩尔定律的人为约定而不断死磕,大多数传统行业采用了渐进式创新的发展路径,领跑者掌握节奏,意图用最小的投入和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投射到手机产业,苹果的“挤牙膏”策略不失为一种最符合商业逻辑的选择。
如果说乔布斯是天才艺术家,那么库克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任务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搞钱。
大方向上,靠既有技术路线的延续性创新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在保持领先优势的前提下尽量不破坏传统。苹果自己求稳,但却把供应商折腾的够呛。
凭借市场份额优势主导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并通过严苛的要求倒逼上游进行技术升级,既能重金“包养”供应商,也可随时“劈腿”新欢抛弃旧爱。
更突出的特点是剥削和压迫,苹果每年的利润相当于A股前十大苹果概念股利润总和的几十倍,库克一句话,大洋对面的几十万工人就得连夜爬起来干活。
过去十年,库克正是凭着“渣男”和“周扒皮”双重本色让苹果的盈利和市值均实现重大突破。
2011年-2020年,苹果的营收从1082亿美元增长到2745亿美元,净利润从259亿美元增长到574亿美元,皆实现倍量增长。库克接班时苹果的市值只有3000亿美元左右,而现在最高冲到了2.5万亿美元,居全球市值榜榜首。
失去了灵魂,但保持了卓越,这或许是对苹果过去十年最客观的描述,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苹果能一直这样“苟活”下去吗?
显然不能。
技术红利终归是有限的,当延续性创新充分释放之后,后来人的破坏式创新必定会夺走既有利益者的蛋糕。
十几年前,乔布斯麾下的苹果横空出世,打了诺基亚一个措手不及,而现在,苹果似乎进入了“诺基亚时刻”,扎克伯格领导的Facebook正试图借道VR对其进行降维打击。
VR和AR有望成为继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硬件技术不断成熟和软件生态日益丰富的背景下,VR的普及速度大大超出了预期。
相较于上一代最佳销量的VR头显PlayStation VR耗时5年才达到500万台,Oculus Quest 2完成500万台销量仅用了6个月。1000万台出机量被普遍认为是VR生态的阈值,根据天风证券的测算,“奇点”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到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