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五 )


譬如:
上述中当别人问到你大学所学专业时,有人摇摇头后悔四年的付出在「工作后」完全没有得到受用,这就成为固定思维 。
那调整认知偏差为自己负责如何做呢?我把它总结为四个字,即:「感受当下」 。
这就像你手中拿到一副烂牌,抱怨是没有任何作用,怎么配合自己搭档打赢对方很重要 。
所以下次在遇到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时,你不妨主动选择并为「行为负责」 。
责任感的本质意义是一种自愿行动的能力,不因遇到问题怕结果不满意而推脱给别人,甚至撒谎,否认等方式回避,这样能让自己得到更多机会的同时锻炼主动承担 。
生活|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文章图片

  • 再者:适应变化,妥协变接受
我见过很多人因外界的不可控变的极没有安全感,譬如:焦虑工作边缘化,35岁失业,相恋5年失恋,扛不住房贷压力等;那怎么办呢?
我始终说:回不去的过去,不如随它而去;抱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面对才是根本 。
妥协与接受两者的本质是「阻力的平衡」,前者是被迫无奈认为不得不做,但行动时心中就会拥有「怨气」所在,持续不久始终还会放弃;后者是转化内心,以更乐观的形式积极应对 。
譬如:当面对与人意见不同时,有适应能力的人会考虑多种办法来应对冲突;如可不可以利用利益交换,行不通换成双方妥协等 。
那相反的人则会被情绪控制,一发生冲突就暴跳如雷,甚至用曾经的那套思维来应对问题,在和不同的人有分歧时一律讨好等 。
在接受过程中,我常用调整自我方法论有三个步骤:
1)慢下来
2)强沟通
3)找解构
你遇到的所有问题阻力无非这三种,要么自己太着急,要么没有沟通到位,再或者没有找到问题拆解的步骤;把此步骤进行刻意练习,你便可从旧环境模式中走出去,进而形成新的状态 。 
生活|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文章图片

  • 其次:给予付出,舍满取半
有句话叫做:越付出越快乐,越旁观越冷漠,为什么?原因在于付出能够让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而旁观的人感觉事不关己就越冷漠 。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付出都一定有回报」,我们不应该要求自己的每次付出都带有目的性 。
生产型性格的人会把「囤积取向」变成主动付出,它要求我们首先要学会两点:1)深入了解,2)舍满取半 。
要尝试在社交中了解对方真实状态,而不是只浅显的停留在「零和游戏」中;通过一两次社交认为此人交往价值不大就慢慢放弃 。
一方面,人是相互帮衬的,试着告诉自己,即便他人不如我,也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舍不是被人夺走或牺牲,而只是通过付出体现出自身力量,产生充裕和活力 。
另一方面而言,让对方感受到自身生命力,你会欣喜万分,他也会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对你的付出 。
此外还有重要一点,当你与人分享时,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在「我获得了什么上」,而不是「我损失了什么上」,把付出当成长期投资,而不是一种他人的索取 。
生活|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