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第二章几个基本概念(一)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正面管教的一些方法是基于阿德勒的一些概念,所以有必要对阿德勒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一、自尊
错误的自尊:认为孩子的自尊是家长给予的。比如家长通过赞扬、快乐小贴纸,容易使孩子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学会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易形成他尊而不是自尊。今天你做的对了,你可能觉得自己很伟大,然后你犯了个错误并开始自责或者是听到了别人对你的批评,突然之间你的自尊便烟消云散了。
真正的自尊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大人应该教会孩子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允许孩子经历失败,他们就能够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自己去解决。让孩子有大量机会作出对学校,家里有意义的贡献,孩子就会感到有价值,有归属感,孩子的自尊心越强。
二、赢得孩子
误区赢了孩子,赢了孩子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这两种品格都非我们所愿。
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需要大人给于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赢得孩子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如何去赢得孩子呢?书介绍有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你告诉孩子你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感受和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的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的了。
4让孩子关注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若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举例来说明一下。孩子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嚷他。一种处理方法:妈妈以指责的口气说:"你肯定做了什么事儿",孩子会生气的说:“我什么也没做啊"。"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的嚷学生,说实话你到底做了什么?"这样就会使两个人陷入僵局。如果换种处理方法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妈妈可以这样做:
1.我能感受到,当老师吵你的时候,你觉得非常丢脸。表达理解第一步
2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和同学说话老师吵了我。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
这个孩子可能会说:真的,我只不过是向别人借只铅笔,我当然认为老师为这么点儿小事吵我很不公平。
3我很理解,你肯定会那么想。你看能不能想一个办法,以后免得以后自己再这么难堪。让孩子关注与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和你想多种办法来避免。
赢得孩子的时候,不要去指责,羞辱或说教。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她们觉得被理解啦,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正面管教第二章几个基本概念(一)】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我们的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
当一个人问:"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既可以用一种责备,羞辱的腔调,也可以一种表达同情和兴趣的语气。你可以营造出一种让人感到亲近和信任的气氛,也可以造成一种疏远和敌意的气氛。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最准确的表达出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羞辱的语气违背了相互尊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