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流血不止的云从科技,能否讲好科创板的故事?( 二 )
显然,与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寒武纪、虹软科技等企业50%以上的毛利率相比,云从科技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过低 。对此,上交所曾对其进行问询 。云从科技解释称,毛利率低主要是因为公司未自主研发算力硬件产品,因此相关配套软硬件产品需向第三方进行采购 。外购软硬件主要为服务器,定价相对市场化,因此毛利率相对较低,进而整体拉低了公司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毛利率水平 。数据显示,2018年-2020,云从科技外购软硬件产品收入占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比例分别为73%、58%、42% 。
而与此同时,云从科技的自研软件及服务的收入占比却也没能获得提升,2018年-2020年,这一收入的占比分别为13.88%、16.67%、15.03%,在2020年甚至出现了占比下降的情况,这对于以AI技术服务见长的云从科技而言难免引人质疑 。
针对外购软硬件比例过高的问题,云从科技曾试图布局AI芯片研发改变这一现状,但由于芯片设计成果未达预期,且EDA软件和生产流片遭遇限制,2020年公司终止了“人工智能SOC芯片研制及结合高准确度人脸识别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项目 。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云从科技的利润率将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高,这对于占比接近7成的主营业务而言,很难帮助公司实现盈利 。
同时,由于AI赛道的特性,云从科技为确保技术的领先性与竞争力,2018年至今,其研发投入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增速与占比,这也为公司的盈利带来了压力 。根据最新的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1-6月,云从科技营收约为35000万元~38900万元,同比预计上升 58.40%至 76.05%,净利润为-37000~-35300万元 。
如此大幅度的营收增长仍未能使云从科技缩小亏损,反而还出现了同比再度扩大 。云从科技解释称,当期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是由于股份支付费用和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同比上升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云从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比与研发效率的隐忧 。
另一方面,云从科技还存在着内控方面的隐忧,有媒体指出:云从科技在此次IPO审核中,监管机构通过核查发现其存在多起销售合同与最终用户招投标内容不一致的问题,尤其中间多起涉及到其前五大客户等最重要的销售收入 。
另外,在报告期内,云从科技相关项目物流与合同、发票和资金流存在差异的客户及项目多达11起,共涉及收入金额达7亿元 。
巨头环伺,破局艰难?云从科技的亏损在行业内并非个例,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阶段 。
真正让云从科技感到担忧的是AI赛道上来自对手的压力,其招股书称,“公司面临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的竞争,也面临着海康威视等视觉设备厂商推进对产品进行人工智能赋能转型的挑战,整体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
实际上,除了上述直接竞争的人工智能企业,或许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更为致命 。为推动智慧物联场景落地并赋能各行业智慧前行,云从科技基于人机协同解决方案推出了轻舟平台,在这一概念里,云从科技的角色是AI SaaS集成商,这实际上已经与阿里的Saas生态战略、腾讯的千帆计划等有了直接竞争关系 。
本质上来说,SaaS 就是通过云端来使用的软件级服务 。云计算能力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这方面,2020年2季度阿里云保持了其40.1%的主导份额,华为云占15.5%,腾讯云占15.1%,百度智能云占8.0% 。因此,从数据与计算能力而言,阿里等云计算厂商明显更接近企业用户,也有着更强的优势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