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无人配送这半年:从风口到浪潮( 二 )
乃至于可以根据巨头们整齐划一的动作,给出一个大胆的预测:2021年下半年开始,无人配送车将陆续出现在校园、园区、社区等特定场景中,既是为了广泛地教育市场和用户,也隐藏了巨头们的野心,在无人配送产业中搏一个有利的站位 。
02 商业化的最后一步巨头们的战略布局和市场卡位,为无人配送的前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可这股热度能够维持多久,最核心的变量还是商业化进程 。倘若只有几十台的演示性产品,规模化落地的门槛不被扫除,市场进程终究会再次放慢 。
新冠疫情时物流配送的“压力测试”,无疑是无人配送行业跨周期崛起的主要诱因,并逐渐衍生出了三个利好因素:
一是无人配送车身份的“合法” 。
5月份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颁发了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首次给予了无人配送车相应的路权 。“合法身份”的价值在于无人配送车的制度性规范,比如借道、超车、倒车等上路通行规则,尺寸、载重、速度等上路车辆标准,以及安全监管和车辆保险 。监管和标准层面的市场空白被填补,等于为无人经济业态的出现培育了“土壤” 。
【投稿|无人配送这半年:从风口到浪潮】二是无人配送车的加速量产 。
和产业分工高度成熟的汽车工业不同,无人配送车的量产可以说是整个产业最大的短板 。不仅要在车辆稳定性、非实时操作系统、决策规划和运动控制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还要逐步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向一些上游供应商定制零部件 。利好的消息是,国内无人配送车的产业链初步成型,毫末智行等有传统汽车工业背景的厂商已经实现了规模化量产的全流程,设计产能每年 5000 辆 。
三是无人配送车的成本下降 。
辰韬资本曾在《末端无人配送赛道研究报告》中认为,当下制约无人配送车大量投入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成本因素,包含软硬件成本、运营成本、运营效率等 。目前单台无人配送车的成本在20—25万元左右,相较于外卖小哥普遍6000元上下的月收入,一台无人配送车的造价约等于4位外卖小哥的年收入 。但外界普遍认为,单车成本将随着规模化量产下降,预计在三年内降至10万元以内 。
商业化被证实是最切实的驱动引擎,商业化落地的最后一步有了破局的可能后,市场作出反应不可谓不激烈 。
京东、阿里、美团等巨头均表示在年内投放千台级的无人配送车队,并在三年内投放上万台车辆 。同时冷静了一段时间的资本市场,也在2021年重押无人配送赛道,毫末智行、白犀牛、行深智能、PIX等均在上半年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其中毫末智行在Pre-A轮融资的规模就达到3亿元,是多家公司里最高的 。
03 被验证的配送场景倘若互联网巨头们如约履行目标,资本市场保持已有的激情,无人配送赛道大概率是自动驾驶最先爆发的细分市场 。由此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能对现有的配送协作链带来颠覆性的影响,甚至是全面重构 。
毕竟电商、外卖等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配送环节的供需失衡也是不争的事实 。
根据《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0》中披露的数据,如果将劳动力人口的年龄定义在16—59岁的话,国内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近3000万 。而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2019年国内即时配送的订单量已经达到182.80亿单 。同时艾瑞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餐饮外卖产业的年度增长高达39.3% 。
同样的还有快递行业,即使是疫情肆虐2020年国内,快递业务量的增长照旧高达30.8%,以至于北京、广州、上海等30多个城市出现了配送人员短缺的情况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